笔趣阁

设置:
关灯 护眼
笔趣阁 > 历史深处的民国1·晚清 > 讨厌的科举制

讨厌的科举制

袁保庆死后,他的叔父袁保恒和袁保龄承担起了抚养袁小四的责任,他们当时都在京城做官,于是袁小四也来到了北京。

他们把袁小四带到北京干吗呢?当然是便于照顾,同时严格管教,bī他读书。袁氏家族本来就是靠考科举发家,那下一代自然也应该靠读书踏入仕途。

袁小四现在的任务就是努力向科举考试里级别第二低的乡试发起冲锋。

不对吧?袁世凯什么时候考上了秀才?袁世凯确实没有参加过院试,但他花钱纳捐买了一个监生(可进入最高学府国子监读书)地位,学历等同于秀才。

在两个叔叔的严厉监督之下,袁小四的学业有了明显进步,但基础太差,总体的功力仍然有限。

17岁那年,户口还在河南老家的少年袁小四只身回家参加乡试,很正常地落榜了。几年之后他又考了一次,还是很正常地落榜了。

举人都考不上,可算是相当失败。不过这也从另一面证明了当时的考试制度不大适合小四这种非主流人才,而中榜者多为迂腐庸碌之徒,这样的王朝焉能不灭。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