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筱静静地听着,眼睛却是渐渐地亮了起来,仿佛已经看见了一扇通往权力巅峰的大门!
大宋和辽国是百年的仇怨。从太祖赵匡胤开始,历经太宗赵光义,真宗赵恒,仁宗赵祯,英宗赵曙,神宗赵顼乃至哲宗赵煦,可以除了时下的徽宗赵佶之外,没有哪一任皇帝不在做着平定辽国的梦。
至少至少,也要收复燕云十六州吧?这是太祖的遗志,也是每一任皇帝即位时的宣言,更是栋梁之臣的远大理想,但是随着一次又一次的努力和失败,大宋的君臣对这件事实现的可能已经不再抱有信心了。
到了赵佶这一任皇帝,能够与辽国保持和平共处已经变成了最高精神。至少赵佶认为这样挺好的,不耽误他钻研琴棋书画,不影响他追求问道长生,不妨碍他御遍本国美女。
皇帝都这样想,臣子又能什么呢?就连蔡京出使契丹,在燕云十六州的基础上又多划出去一些土地送给辽国,让燕云十六州的版图变得更大,都能被认作是功勋卓著。那么,谁还会吃力不讨好的提及太祖的遗志呢?
当然,最根本的原因是,没有人认为宋国能够打得过辽国。所以,只求辽国不来打大宋就已经值得额手相庆了。
但是,神宗赵顼曾经立下的一个规矩并没有被更改,那就是“收复燕云十六州者,可封王!”
蔡京的官爵高不高?高。但是他没有封王。
所以当完颜兀露起女真人已经建立了国家大金,并且在近年来的战争中屡次打得辽国溃不成军之时,蔡攸立马意识到,他的机会来了。
身为儿子,蔡攸当然知道父亲蔡京那点底细——宋辽之间的关系全靠蔡京一人维持,这才是蔡京久掌大权的奥妙所在,无论哪一次,只要皇帝将他拿下,宋辽边境就会燃起狼烟,于是蔡京就必须官复原职。
不然的话,又有谁能够挡得住威武辽主的雷霆震怒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