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设置:
关灯 护眼
笔趣阁 > 戈尔巴乔夫回忆录(全集) > 章节_32

章节_32

以往的游戏规则。某些人还是从”共产党人同非党人士的联盟”的传统观念出发。他们认为,苏共党员在代表中间占压倒多数。既然如此,只需规定严格的党的纪律即可贯彻中央委员会的任何决议。党中央各部经过短时间酝酿,建议将从各地来到莫斯科的代表召集起来,深人细致地引导并提醒大家:党员的职责就是按中央的指示投票表决。

事与愿违。早在代表们前往莫斯科之前,各加盟共和国党中央和各州委就曾经试图引导他们而遭致失败。在与”官方候选人”对抗中当选的苏共党员,干脆拒绝当地党的领导人在代表们出发之前让他们去”对对表”的邀请。类似的措施在加盟共和国一级还稍有成效。5月3日,我在莫斯科苏维埃会见首都的代表。陪同我一起参加会见的还有扎伊科夫、利加乔夫、沃罗特尼科夫、雅科夫列夫、梅德韦杰夫。代表们提出了一大堆各种各样的问题。

不过,召集苏共议会党团的试图显然没有成功。应当承认,这种主意一开始就有缺陷。因为假定我们在代表大会会议的同时把苏共党团召集起来,国家最高机关的工作就会具有纯表面文章的性质,不过是确认一下中央和政治局制定的指令而已。

因此,我开始将这种想法”压下去”。诚然,当时还不排除以后组织某种像共产党人议员俱乐部一类机构的可能性。作过这样的尝试,同样却毫无结果。问题全在于我们这个党从来也不是一个完完全全的志同道合者的集体。当改革带来的自由之风刚刚吹起的时候,就轰动一时地、有时甚至是气势汹汹地冒出了各种各样的、包括十分对立的政治流派。

但代表大会上展开的斗争的核心,倒并不是”顺从而又有敌意的多数派”(据o.阿法纳西耶夫估计约有五分之四的代表)和以”跨地区集团为首的民主主义的少数派”之间的对立。

来自新西伯利亚的代表、病理学和血液循环科学研究所所长e.h.梅沙尔金,对萨哈罗夫提出的议事日程的建议作了答复。他说他本人以及战友们都认为除了戈尔巴乔夫之外没有其他的候选人,建议先选举最高苏维埃主席,然后再听主席的报告。于是开始讨论这一职位的候选人选问题,并立即将苏共中央总书记和苏联最高苏维埃主席两个职务集于一身的可能性问题提到首位。如今,这个题目已经谈不上什么紧迫性了,可当时还是相当重要的。国家好不容易摆脱了极权制度的统治,除了顽固不化的斯大林分子以外,人人都害怕发生权力再次集中到一个人的手里去。许多人并非毫无根据地说,了解戈尔巴乔夫这个人,知道不会做出令他亲自培育的年青的民主派觉得意外的事情来。不过最好还是采取保险措施,明天谁都可能来当领导。

简而言之,当时担任《莫斯科真理报》副总编的b.a.洛古诺夫,建议我辞去总书记的职务。他同时指出,竞选运动中报纸上发表的许多文章和群众来信都很支持这样的决定。他的建议遭到安加尔斯克建筑师b.赫梅利的反对。赫梅利的意见是,”投米哈伊尔?谢尔盖耶维奇?戈尔巴乔夫的票,并且赞成集总书记和最高苏维埃主席于一身”。继之又有许多简短的发言,其中除了表示支持改革政策和对我的赞扬之外,也有批评意见、建议和表达心愿的。后来,不少人对钦吉兹?艾特马托夫的发言有议论。某些创作界的知识分子从他的言语中似乎发觉有再度唤起那臭名昭著的颂扬首长的传统。我认为,这是不公正的。好像我曾读到了马雅可夫斯基这样的诗句:”有人害怕别人叫他马屁精,于是用粗话骂头头儿。”我们现在也那样,大家都讨厌给勃列日涅夫唱赞歌,以致诅咒领导反倒成了美妙的音调。不过我尽量不让大家注意这个。

我还是要引用艾特马托夫发言中的一段话,说实在的,完全不是为了自我陶醉。我只是觉得,他以他那作家的天赋能找到表述我国所发生的事情的确切用语。他提到最高苏维埃从它成立之初起在我国就处于”专横制度过重的压迫下,这种制度把这一最高立法机构的作用贬低到党组织的实际上的附庸”,接着他又说:

”喔,来了一个人,把正处在睡梦之中的王国惊醒了。他并非从某个外地来到这里,而就土生土长于这个体制内部,也许这是以革新求生存的一个机会,因为从历史状态的角度出发,停滞时期犹如一个雪团,它在自身内部聚积的惯性的和保守主义的破坏力越来越大,这种破坏力无论对社会自身内部,还是对外部周围世界都是很危险的。此人听从命运的意志登上领导岗位,真是再及时不过了。当然,他也可以踩着前任的脚印,无须劳累自己,可以堂而皇之地端坐在主席团的席位上,在讲台上宣读秘书写好的稿子,一切都会照老一套继续下去、可他敢作敢当,立志要办看来是办不到的事:在保存社会的社会主义结构的条件下让人们的头脑来一次革命……他敢作敢当,立志要步上一条社会革新之路,并乘着改革的疾风屹立在这条大道上。”

关于”疾风”,艾特马托夫竟是那样地洞察秋毫,更何况,当时还只是刚刚吹起阵阵微风而已。我的报告顺利通过,大家都投票赞成,只有四票弃权。根本没有发现什么像样的竞争对手,自我提名的a.m.奥博连斯基没有得到大多数代表认可,他多半是事先得到”跨地区议员团”投他的票的许诺。应当说,这个插曲并未给反对派添彩增色。如果说他们提名萨哈罗夫或者叶利钦作竞选人,至少也得让当时有点名气的波波夫和阿法纳西耶夫出山,这些活动家的知名度总要高一些,那还可以理解。而要投票选举一个绝对是谁都不认识的人来担任国家最高职务,那是极其不负责任的表现,总而言之是一件可耻的事情。

反对派当时决定不来争夺主席这把交椅,因为这样的做法明摆着是要落空的。因此,叶利钦在其候选人资格由布尔布利斯提议后就放弃候选人资格了。顺便提一句,是代表a.克赖科坚决要求他这么做的。

诚然,叶利钦的发言有两重含义。他提到了全苏第十九次党代表会议关于两种职务合一的决议,以及中央五月全会上提名戈尔巴乔夫担任最高苏维埃主席的事。他还说,他本人在对我的提名进行表决时弃权,暗示他将执行全会的决议,”因为他支持改革者”。他最后说,从昨天起他已是个失业者,因而会”在认真工作和尊重改革的同时,赞成某种建议”。

计票委员会主席尤?安?奥西皮扬院士公布了投票结果:戈尔巴乔夫得赞成票2123张,反对票87张。这样,我以参加投票人数的95.6%的票数当选为最高苏维埃主席。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