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设置:
关灯 护眼
笔趣阁 > 斜风 > 斜风-第131部分

斜风-第131部分

要知道洪秀全是一个猜疑心很重的人,不要说是两湖弟兄,就是两广弟兄都常受洪秀全的猜疑,象大名鼎鼎的黄文金,他是天国后期最著名的大将,在天国崩溃之后差一点就支撑起天国的大局,南征北战,无役不众,不知道替天国打下多少地盘,但却是连直接上奏奏折给天王的权利都没有,一切文书要由干王转交,驻守湖州却不能动用湖州当地的钱粮,可以说是一直不得天王信任。

甚至连李秀成这样的天国支柱,仍然是受了天王猜疑,只有这个神秘的蒙得恩,始终最爱天王恩宠,甚至连他死后,继位的幺力赞王也能成为天国的核心人物,在天国的排位在前十名之内。

而蒙得恩主政的时代,天王对这个既非洪氏宗亲,又非自己真正班底的蒙得恩完全放手,要知道他从来是只相信洪家人,洪仁艿骄┮桓鲈拢樾闳头馑魑赏跫婢Γ傻枚魅从牒樾闳挥醒瞪系墓叵担仗旃皇溃庋娜宋镏挥幸桓觥br /

史学家对蒙得恩的大部分了解,来源于幺力赞王思念故乡,写给故乡父老的一封家书,从这封家书之中,历史学家才获得了蒙得恩的点滴片段,但还是不能理解蒙得恩为什么会受天王恩宠的原因。

而事实上,蒙得恩之所以能受到天王洪秀全的恩宠,完全是因为他在神国与世俗之间架起了一座桥梁的关系,只有这个蒙得恩才能理解这两者之间的融合,他既通俗务,也知晓洪秀全一手构筑的神国美妙之国,因此洪秀全亲切地叫道蒙得恩的名字:“可是红贼又扑城失败了?我说过了,天京是人间天国,上帝是不会对我们坐视不救的,只要兄弟们团结一心,天父自然会派天兵天将下凡!”

蒙得恩却是长跪在地,许久才说出了自己的心底话:“天王,不必说这些话,到了现在这个地步,就是天兵天将下凡也无用了,我今天是受了李秀成之请,请天王尽快让城别走!”

“你!”

洪秀全被这样的背叛气得要吐出血来,他铁青着脸说道:“难道你也不相信我吗?我刚才在梦中可是亲眼看到了上帝啊!”

蒙得恩平时是最精通太平天国的这些神书,他既对圣经之中的新约旧约、四大福音书倒背如流,也对太平天国自己泡制的印书精通无比,在神国的世界之中,他几乎是唯一能同洪秀全沟通的人,但是现在他却觉得神国已经崩溃了:“天王,让城别走是咱们天国的唯一生机了,我们走吧!至少在皖北还有我们十几万人马!”

“胡说八道!胡说八道!”洪秀全气愤地指着蒙得恩的鼻子说道:“四十万天兵天将即将下凡,用圣光洗礼这个世界,基督即将再临……”

只是蒙得恩却坚定地说了一句:“洪火泉,你骗了那么多人,难道还要骗自己吗?”

这句话让洪秀全一下就呆住了,他的本名洪火泉已经有十几年功夫没人这么叫过他,他好一会才说道:“你也知道我是在骗自己?”

说毕,他大笑起来,笑得是如此苍凉:“可是你不知道,我不知道我是不是在骗自己,我分不清了……”

十几年的梦幻生涯,让他也分不清哪些是真正的梦幻,哪些是自己想象出来的神国,他既在骗着自己,也在骗着所有人,结果的严重性甚至超出了他自己的想象之外:“那你平时也是骗我的?我还以为你真信了!”

“我真信了!”蒙得恩告诉洪秀全:“一次相信,永久得救!天王,现在是该下决心的时候,我们让城别走,去皖北尚有一线生机,天京城内尚有好几万兄弟姐妹!”

“哪有那么简单,楚霸王不肯过江东的缘故,我也知道!”洪秀全觉得自己已经是骑虎难下了:“如果现在让城别走,或许我们再也回不到天京城了,再也没有人回到我们广西了!”

当年天国出广西的时候,是有两万男女,而现在残存下来的功勋旧臣,就连洪秀全都不知道尚存多少,只是蒙得恩却有自己的想法:“李秀成说了,到皖北,至少还能有一个小天国,至少还有陈玉成、刘玱林他们接应,在天京,就什么都没了!”

蒙得恩的眼泪都落下来了,他无能是真,在他主政时期天国朝政一片混乱也是真,但他毕竟是恋旧的人,后来的幺力赞王也沿袭了这样的传统,不远万里给故乡的亲人带去了一封家书,而这封幺力赞王家书成了研究太平天国最重要的史料之一:“天京城内尚有好几千两广老弟兄老姐妹,这些功勋旧臣辗转万里九死一生跟着天王来到天京,天王总得给他们一个交代吧!再说,即使不给他们交代,天王也得给自己的家里人一个交代吧!”

天王虽然是天上人,但在某种意义上,他是一个极其热爱自己宗族的人,以至到了偏执的程度,后期幺力西王因为是自家外甥,就让这个十四五岁的孩子成为天国排位前五的要角,参与到天国的重要决策之中,而与幺力西王同样决策天国事务的,除了他两个异母兄弟之外,都是一群年轻得过份的洪氏宗亲,至多不过二十来岁,因此蒙得恩的话命中了洪秀全的要害:“让城别走……让城别走,只是这样一来,怎么与他们交代啊!”

天京是太平天国的人间天国,是天国信仰的核心与关健,天京失守,天国的臣民怎么看待天国的前途?

蒙得恩只有一句话:“天王,走!”

“走才有一线生机,江北还有我们几万兄弟,而且张洛行素来与我们有联盟关系,他手上尚有十几万兵马,我们与他联成一气,自然可成小天国!”

洪秀全终于为自己的宗族松口:“也罢,不为别的,就为我那个不成器的儿子和女儿,我们走!”

yuedu_text_c();

“去江北!”洪秀全又恢复一个天上人的自信:“我天国必然历经九九八十一难而从火中重生!”

他把手按在蒙得恩的肩膀之上:“至于天京,就交给你了!”

蒙得恩既然看破这个神国只是梦幻泡影而已,那不能跟着自己让城别走了!

他是天上人。

穆拉约维夫在地图上用力咆哮着:“出兵中国,圣彼得堡疯了……我没有疯!”

圣彼得堡发给东西伯利亚总督的命令是明确的,鉴于圣彼得堡已经提供了一个步兵军的兵力到远东,那么东西伯利亚总督应当履行自己的承诺,果断地对华开战,至少要趁着大清朝脆弱无比的机会,从大清朝的国土获得最丰美的一块。

对于这个“黄俄罗斯”的计划,穆拉约维夫曾经是最坚定的支持者,只是现在形势变了,他不再坚持对华开战,而是要求与虹军进行接触,不然俄罗斯帝国即使在东方占领一两块地盘,也会在中国人的攻击之中变得危机四伏。

他不知道国内的那些大人物是不是疯了,他承认曾经向这些大人物提供了错误的信息和过多的信心,但是事实已经摆在他们的面前。

全世界最强大的法兰西陆军,即使投入一个师还要多的兵力,还是在上海附近与叛军打成了平手,报纸上有整版整版的报道,如实地记述了法兰西陆军自滑铁卢战争以后最掺重的挫败,数千名法兰西军人在血泊中呻吟。

而作为这次作战的最大牺牲品,俄罗斯远征军几乎遭到了毁灭性的打击,他派到上海的四千五百名远征军只有不到二百名回到了远东,其中还包括了七十六名逃兵,而虹军的俘虏营已经有着上千名俄罗斯俘虏,甚至有大半营的俄罗斯远征军集体向虹军投降。

除此之外,在上海租界还有一千名俄罗斯远征军被背信弃义的法国人与英国人集体缴械,根据一些小道渠道获得的消息,为了换取中国人的合作,英国人甚至准备把这些可怜的远征军交给那些凶残的异教徒。

在这种情况下,俄罗斯帝国拿什么去远征中国,实现黄俄罗斯的宏图?

第495章 对华战争的选择

穆拉约维夫把全部的怨气都洒在了圣彼得堡的大老爷身上,那些呆在别墅的大人物只知道催促再催促,根本不考虑远东的实际情况。

他们说的没错,国内已经按照东西伯利亚的要求,派来了一个军的援兵,严格来说是整整三万人,但是问题是他们没有想到,从国内出发的话,大部分地区要经过一年的时间才能抵达远东,有的边远地区甚至达到了两年之久。

因此远东部队的实力不但没有得到增强,反而因为穆拉约维夫无私地向上海派出了四千五百名远征军而受到了严重的损失,到现在为止,到达远东地区的援军不过是六千名而已。

可六千人根本不能与久经训练的远东俄军相提并论,他们是一群人渣、逃兵、流放犯、政治犯、死囚、强j犯,总而言之,他们距离一名合格的军人距离还有整整一万俄里,更重要的他们是在寒冬之中冲破了冰雪的阻止,行走了几千公里才抵达远东,到达远东的时候,已经有数十名流放者冻死、饿死或是病死了,更多的人在饥寒交迫处于冻毙的边缘。

国内的大老爷只看到穆拉约维夫现在的兵力超过了原有的数字,根本没看到这些流放者大半都倒在病床上,他们许多人来自于相对温暖的地区,直接被西伯利亚的寒风冻跨了,还好春天的到来让他们勉强能站起身来。

但还是有数十名流放者没有坚持过这个最寒冷的冬天,而且现在还是有零零星星的流放者成为西伯利亚的新墓碑,而更多的流放者还需要足够的休养时间才能恢复原来的健康与勇气。

现在圣彼得堡的命令是必须在一个月内实施对华开战,否则等中国的内战决出胜负的话,俄罗斯帝国可能付出无数的金卢布而一无所得,但是穆拉约维夫本人却认为现在根本不是开战的好时机。

最乐观的估计是再等三个月,等到了一八六七的夏天再实施对华作战,那时候不但先期抵达的流放者,而且还有大队后继的流放者抵达西伯利亚,将大大充实远东俄军的实力。

要知道,中国皇帝与他们的贵族似乎已经对夺取内战的胜利失去了最后的信心,以往他们大量从黑龙江地区调集兵力入关作战,导致关外防务空虚,给了俄罗斯人最好的机会,而现在他们反而从关内调出一两支小部队,虽然这只是象征意义而已,但是根据穆拉约维夫的了解,中国皇帝随时可能出逃关外。

因此现在开仗是不可能,穆拉约维夫决定给圣彼得堡一封强硬无比的回电,只要他在西伯利亚总督这个位置上一天,他就不同意冒然对华作战,必须做好万全准备。

只是远在远东的穆拉约维夫是不知道圣彼得堡那些大老爷的苦心,现在对华作战已经成为圣彼得堡最关健的问题,甚至超过了对法借款与英俄谈判,以及从美国购入一批军火的话题,大家都在期盼穆拉约维夫能早点征服中国,让大家好松一口气。

对华作战现在是财政上的极大负担,从最初一次性只需要几千金卢布就能承担,到现在一次性的拔款达到几十万金卢布,有些时候甚至要几百万金卢布的投入,而且这还是一个无底洞,吞噬帝国所有的资源,从人力、物力到无形式的支援,对华作战的需求虽然不象克里米亚那样是一次性的大失血,把这个拓土万里的大帝国打得颜面全无,经历二十年时间才恢复过来重新实施对土耳其作战,但也是慢性的失血。

虽然克里米亚停战之后,俄罗斯经济在缓慢地进行着恢复,但是看到对华作战甚至到了有时候一天支出几万金卢布的时侯,整个帝国都知道对华作战不应当拖下去,这些宝贵的金卢布应当放在帝国的其它方方面面,大失血之后的帝国太需要金钱。

这些金卢布应当是一家又一家新工厂,一所又一所新学校,一段又一段新铁路,一次又一次地对下层施恩,或是其它更有意义的事情,但事实上这些金钱却花费在对华作战这个大目标之上。

但是谁也没有勇气提出断然停止对华作战,停止俄罗斯帝国长达两百年在远东的谋划,要知道对华作战支出虽然浩大,但是比起克里米亚战争来说,支出只是九牛一毛而已,对华作战对于俄罗斯帝国来说是只是麻烦而已,而非不可突破的阻碍,更重要的是前期投入了那么多资源,甚至付出俄罗斯远征军在上海附近毁灭性的损失,还有几万名流放者被国内被驱逐到远东,现在停止的话,如此巨大的损失谁敢承担。

更重要的是,这是对国内那些所谓民主派、征服民族、农奴或是其它反对沙皇派系的最大鼓励,要知道克里米亚战争的失败大大鼓励了这些对沙皇素来不敬的人,现在在国内的某些边疆地区,比方说高加索地区,正在进行着激烈的战斗,而在远东的全面失败,会让这些人欢呼雀跃,发动一次又一次的起义。

俄罗斯帝国不能犯着这么大的风险,而且一个远东强国的崛起,对于俄罗斯帝国来说是最不幸的一件事,虽然远离俄罗斯帝国的核心区,但是代表着俄罗斯在东方的一切拓展都化为无用功,甚至还要倒退。

yuedu_text_c();

因此圣彼得堡的大人物已经定下了一条目标,只要这场战争的规模控制在一定限度之下,俄罗斯将以很大的人力与物力来进行这场战争,现在有争议的只是开战时间问题而已。

圣彼得堡认为现在春天已经来了,正是对华作战的最好时候,而作为现地指挥官的穆拉约维夫虽然也是一位贵族,但他认为现在还不是开战的最好时机,最好能拖迟到夏天中期,最好是到初秋才开始这场战争。

战争即将开始。

而天京城的战斗即将结束,事实当蒙得恩看到载着天王的船只朝着上游驶去的时候,他就知道天京的战斗马上就要结束了。

他朝着一边的典水匠唐正才说了一句:“委屈老弟,天王与小天王都交给了老唐你了!”

“放心!”唐正才回答了一句:“一切都交给我!”

他是湖南人,原本是个靠水运贩卖木材的商人,太平军进入湖南之后加入了太平军,因为是老水手,所以太平军的水师一直由他统领,顶峰期间有数万艘民船组成的庞大船队,这支船队南征北讨,曾经自长江顺流而下,席卷了整个长江,最后万帆齐至南京城下,水陆并进攻克了南京,改为天京,以后又率军西征,一直到了悲剧的征湘之役,庞大的民船船队为湘军五千水师尽数击破,损失民船达万艘,一路败至九江才站稳得脚,而长江下游,因为向荣红单船船队的加入,也全面处于防守状势。

而太平军水师内部也起了纷争,甚至闹出了大规模的哗变,还好杨秀清临时处置,才总算把这只船队保存下来,只是这支水师的全盛期已经一去不复返。

而现在太平军水师甚至到了窘迫无比的程度,他们根本不敢与虹军的蒸汽战船进行任何性质的对抗,甚至连虹军的风帆战船都不敢交战,一见面就遁走,即使如此,到现在太平军也只残存了一百来艘民船和三十几艘战船而已。

这一百艘民船和三十几艘战船现在都在唐正才的指挥之下扬帆上行,趁着夜色准备上行寻找着太平军在江北的余脉,他们只载走了两千名老将精兵和天国最重要的一批金银珠宝、文书、官员,却把大部分天国男女都抛弃在天京。

洪秀全甚至把自己的后宫都抛弃在南京,只带走了一个细阿妈和三五个生养过孩子的妃嫔而已,至于下面的王宗、丞相那只能抛妻离子远行江北,他们唯一的期待就是交代自己的家人与亲属,自行出城到江北找陈玉成会合。

没错,他们甚至放弃了突围的打算,芜湖已失,整个皖南尽为虹军所有,陆路突围已经是一条死路中的死路,他们只能希望他们的妻儿、家人、故旧、部下能获得虹军的法外施恩,从南京城辗转突围与他们会合。

只是蒙得恩却是冷笑一声,这南京城内好几万太平军的兄弟姐妹,恐怕不再会为太平军所有了,他们难道不知道自己的对手是什么吗?是柳绝户啊!

他突然想到了被洪秀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