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术学院在所有高校里面算是花费比较高的,平日里还别说影视专业那些设备、导轨,光是设计级电脑都比普通院校要求高一大截,绘画专业的各种画具、笔墨颜料等等,都是钱。
但最花钱的恐怕还是雕塑系。
做泥塑花不了多少钱,但经济条件差点可能大学几年都不敢翻模放大样,咬着牙做个一两米高的动不动就得几万,如果到毕业从没做过几十米的大东西,怎么敢去承接大工程?
所以跟着导师练活儿也是个必经之路。
可在万长生这里就不是事儿,翻个模做玻璃钢,他就花了几大千学乔宇的模型制作功底,后来放大做成汉白玉雕塑,连着做了三版,好几万就出去了,他也没想收回。
哪怕被平京戏剧学院拿去了,迄今也没给一分钱成本费材料费。
普通孩子承受得起这消耗?
所以这次万长生打算做个大的,土豪如他也得考虑好最后把这可能有十来米高,三四层楼的雕塑摆在哪里。
郭槐生还感谢万老板支持雕塑工厂工作。
再贵如雕塑系主任,除了教学任务,也要养活一大帮子和雕塑产业有关的工匠、生产环节,这几年城市雕塑业务没有前些年那么随处可见了。
而且全国几大美院的雕塑专业也在相互抢业务,每年都有一大帮子雕塑人才进入市场,蜀美好久没出叫得响的话,等贾欢欢回来,才使劲抱抱她,让她把空桶最后拿回寝室,自己才在教官或者指导老师都过来之前,拎着黄色头盔跑掉。
总之给医科大新生们,留下个贾欢欢有高大男朋友来送冰镇饮料的背影,就够了。
贾欢欢果然晚上在微信里面得意得要命,说好多女生都来问她。
现在她可不怕了:“哼哼,大不了叫雯姐过来!”
核武器!
万长生叮嘱她注意别中暑了。
收起手机,恢复耳机音量,重新在空灵的乐曲声中,专注到手里的石头篆刻。
苟教授最引以为傲的那枚鸡血黄,原本古朴大方,很是温润。
现在却隐约有改变。
长条四方的印,比口红盒子小一些短一些,竖向的四根转角原来基本看不到线,现在却被刻意打磨出来两条棱角。
就像欢欢在意大利给他捡漏买到的那方黄杨木一样,棱角分明。
一直延展到顶部,两个直角也尖锐狰狞。
仿佛在浊世混沌中桀骜不驯的性格。
本来平淡无奇的直角,就因为另一边两个角被对比出来,圆润光滑,得好像奶油淋在上面那样肤如凝脂。
然后这种过度的中间,也就是印章顶部,被浮雕了两叶大小错落的荷花。
稍有中学古文底子的人,也知道在中国古代文人里面,荷叶莲花象征着出淤泥而不染。
所以万长生精心雕琢的印章篆文就是“虚实相生”。
这既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美学精髓,也是万长生的人生定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