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学堂那边,学童实在太多,教室和宿舍都很紧张,实在倒不出什么地方了。
林老爷子同姚老先生,周山长等人在学堂四周转悠了半晌,最后拍板定了再兴土木。
左右明年答应乡邻们要增加进学学童的名额,暂时的房舍肯定不够用。再加上马上就是冬日了,路途远一些的孩子,都要留在学堂吃住,宿舍也要住不下。
索性不如一起把需要的屋舍都建出来!
现有这一排七间教舍,右侧开个偏门,通完后院,再建一进院子,同样是正房七间,一间做先生的书房,六间教舍。左右厢房,各五间,中间做公共起居室,平日读书写字或者玩耍。
左右两边的四间就是孩子们的住处,每间都是南北两铺大炕,一铺炕二十孩子,一屋四十孩子,总共八间厢房,总共能住三百多孩子。
如今学童才二百,就算都住在宿舍,也足够容纳了。
而正院的西厢房,依旧做灶间和饭堂、仓库,东厢房则重新拾掇,改成先生们的歇息之处,第一间就给姚老先生,第二间就是周山长,其余随时调整。
当然林大山的前院还是老先生的落脚处,这里只是平日疲惫,或者冬日风雪大,不愿意奔波的时候,临时小住几日。
至于最重要的图书馆,直接放到了演武场之南。
林老爷子寻了城里最好的工匠,准备花重金建一座二层的砖瓦楼。要取暖好,要防火,要采光好,要宽敞,要…
总之,融合了娇娇,姚老先生和周山长三人的意见,写满两张纸的条件,差点儿让大工匠暴走,心里直念叨,林家的钱不好赚啊。
但他还是毫不犹豫就接了下来,因为林家的京华堂太有名了。
忙完这一单活计,但凡走出去,一提京华堂的图书馆,是出自他的手,那可就真的扬名立万了。
林老爷子这次没有客气,直接要村童捎了消息回各自的村子。
京华堂要扩建,要建图书馆,为了更多的孩童有书读,为了更多的孩童冬日不必着话儿,各个脸上都是笑意满满…
周山长因为回屋取了扇子,落后弟子一步,眼见弟子们都堵在门口就问道,“怎么不出门?”
弟子们沉默让出了一条路,让老爷子清楚看到外边的情形,这才道,“山长,咱们学院当年兴建的时候,也没有这么多人吧?”
周山长也是惊了一跳,听得这话,干咳一声,应道,“当然比这多,嗯,多很多!”
姚老先生正好扶着儿子的手臂走来,就笑道,“你不是一向以当初百人建学院而自豪吗,今日怎么自打嘴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