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祖杰想着给自己立一个小目标,当然不是赚上一个亿,而是在这一次个人赛获得好的名次。现在他已经可以说自己是华国前十二名的棋手,这一次来杭城,省里给他的比赛任务已经完成,但是人争一口气佛受一炷香,现在明显他有一定的实力,要不努力争一个好名次,也对不起他这一年多的辛苦。
第一名不敢想,因为陈国手目前遥遥领先,不管是名次,还是棋的内容都高过其他棋手一筹。但是第二名到第六名,他还是可以争一争的,通过第一阶段的比赛,孙祖杰认为,跟他一个水平线上的棋手大概有五六个,他已经有一拼的实力。
而且孙祖杰很清楚,第二名与第六名看起来只是名次的差异,但是背后含有的东西差的太多了。
前三名立刻被授予五段的段位,但是第四名到第六名则只有四段,当然段位的差异只是名誉上的,明淮西围棋办的好呀,特别是孙祖杰竟然拿了第二名。也就是从此时起,孙祖杰的训练办法开始在淮西围棋队全面推广起来,从而带动了淮西围棋的全面崛起,当然这是后话了。
全国个人赛结束之后,孙祖杰被授予专业四段,据说是领导看到他年轻,故意压了压,说小伙子虽然擅长比赛,但是比赛中多次逆转,也说明他功夫不够,授予四段既是奖励也是提醒。
对此孙祖杰有些不以为然,倒不是他认为四段太低了,而是在他看来,华国很多事情就是被这么搞复杂了,规则订立了就应该严格执行,太多的考虑,太多的权衡,往往产生太多不必要的矛盾。
孙祖杰认为他现在的水平估计就是后世刚入段的初段水平,授予四段他已经诚惶诚恐了,怎么会不满意?
正是看到了华国围棋新人辈出,华国围棋协会毅然决然的开始新老交替,老一代棋手包括黄国手这样的中年棋手在内,或是退休,或是成为教练,而把宝贵的比赛和交流机会让给陈国手代表的一代新人。
孙祖杰很幸运,他生在这个人才缺乏的年代,有幸成为这一代棋手的代表之一,获得了越来越多的亮相机会。
首先就是去倭国的交流比赛,这一次围棋代表团的平均年龄只有十九岁,就算是在后世,这也是难以想象的年轻。此时凡有出访任务,总要先学习一番,打打“预防针”,回国后还要“消毒”。在出国期间规定也很严,不能单独活动。
孙祖杰记忆中有一个故事,足球国奥队去南美比赛,当时球员们看了电视上精彩的成人节日一夜没睡,第二天自然腿软的不行。而倭国最流行的东西成年人都知道,所以在孙祖杰看来这样的预防针该打,哈哈哈!
当然这是他私底下想的,也偷偷的大笑特笑,但是学习时他还是一本正经,绝不会露出半点不对,这一点自控力他还是有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