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内一处办公室,领导用笔画出了一段话,然后重重的把笔拍在桌子上。
“糊涂透道,“首长好,孙祖杰奉命报道。”
“坐,随便点,你小子是贵人事忙,见你一面还真不容易。”
孙祖杰连忙陪笑的说道,”瞧您说的,哪能呢,首长工作这么繁忙,我那些小事怎么敢随便打扰您。”
“唉,我知道你为什么不来,有些工作分歧是正常的,过去我们的教训就是太上纲上线了,搞到最后不可收拾。
你现在虽然做的很好,但经验不足,手段也一般,摊子越大,越容易出事,适当慢一点,走得稳一点不是坏事。”
孙祖杰连连点头,他明白这是领导在解释与他一些问题上的不同看法,这确实也是他这段时间思考的。
所以他笑着说道,“首长,您说到我心里去了。本来想着这几年把汽车搞利索就心满意足了,可现在又多了华夏飞机这么个大摊子,我现在真是顾头不顾腚,手忙脚乱呀。”
“哈哈哈,见到困难了,想撂挑子了,门斗没有。”
“我倒不是想撒手不干,只是要想做好军转民,我这一次的动作必须有些大。”
“嗷,你都说动作大,那是要惊天动地喽,说说看,你准备怎么弄?”
“惊天动地有些夸张,不过这些三线工厂要想成功的军转民,只能走出大山,实现第二次创业。”
说完,孙祖杰把自己的方案说了出来,这华夏飞机交通条件不错的那些厂子他准备暂时不动,让他们探索自寻出路军转民,其余藏在大山里面的厂子除了保留国家交给的部分军工任务以外,其余产能关停并转迁。
跟造飞机有关的人员生产线运到一起,整合起来,进行技术改造,通过代工飞机配件完成军转民,并保持一定的技术力量,关于这一点他已经与美帝的航空企业接触过,对方也很乐意转移一部分简单的配件让华国代工以降低成本。
同时以华夏汽车旧的货车生产车间为基础,结合这么三线工厂其余人员设备开始造面包车和小货车,他很快会访问倭国与他们谈判相关合作。
与此同时华投旗下正在高速发展的企业准备接纳这些三线工厂的剩余的职工,三管齐下,尽全力消化这些困难的三线工厂。
领导听完之后,聚精会神的想了一会,“你的意思就是这些厂子不要了,万一日后要用上,你怎么办?”
“这段时间我也了解过这些工厂的情况,都不是不可以替代的,要不然也不会交给我。我认为除非发生世界大战和外敌全面入侵,否则关掉这些工厂无关紧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