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公,这是来自霍州和太湖县城的两份情报,请主公过目。”舒州军占据太湖县西南地区之后薛洋就将军政大事交给袁袭和陆翊负责,自己沉下心来研究舒州军接下来的整编事宜,但是却被袁袭带来的消息给打断了。
“安叔已经找到能够制造甲胄的工匠了?”薛洋脸色露出一丝喜色笑道:“真是天助我也,如果能够造出盔甲,那么舒州军的战力必然在短期内得到极大提升,伤兵也会减少三成左右,先生帮我执笔回复安叔,不管多困难一定要确保甲胄作坊按时开工,并且要确保这几名工匠安全乃至于衣食无忧,如果有其他需求也要尽量满足。”也不怪薛洋如此兴奋,这个时代,刀剑甚至是长枪民间铁匠铺都有办法私造,而唯独盔甲制造不行。也是在从太湖县城府库当中淘换来十套明光铠之后薛洋才明白,这根本就是一个系统性的工程,没有专门的技术和规模化的技术队伍,根本就无法制造这种零零总总不下百道工序的复杂武器。但是在冷兵器时代,盔甲对于将士的作用是根本无法替代的,好的盔甲不仅仅能够帮助将士在残酷的战场上存活下来,更是一支军队最重要的财富。只看薛洋此时的舒州军正军人数就已经达到两千之众,但是盔甲却不到两百副,其中只有五十多副是防护力比较好的明光铠,剩下的要么就是比较差的皮甲,甚至还有不少是已经损坏的。但就算是如此,陆翊这些将领还是将其当做宝贝一般,天天盯着铁匠铺那边希望那里的老师傅能够帮忙修复。
“这的确是我军走上正规的重要步骤,但是主公,太湖县城那边向杰安排的人手回信,说尹宗道已经确定和舒州军政两方相互串联,只怕要对我军下手啊。”袁袭对于陈安能够找到会制造盔甲的工匠也很高兴。说实在的如果不是中原历经战火,朝廷制度崩坏,各地节度使连番大战,只怕这样的工匠早就被朝廷严密监控甚至直接在兵仗局和匠作监这样的机构挂号,哪里轮到一个商家就能网络到的。不过另外一封来自太湖县城的密报就让他有些皱眉了,在向杰被调出来专职负责舒州军的谍报工作并成立了直接向薛洋本人负责的十三司之后,对于太湖县境内的监控就比以前严密多了,各地消息往来都能及时送到薛洋手中。
“是啊,看来这位师兄是铁了心要除掉我这位对他有威胁的小师弟了。”薛洋点了点头若有所思道:“我军主力不能久留在此,必须马上会天柱山附近,如果贝翊礼真的脑子发昏带兵前来征剿,那里将首当其冲,而以目前情势来看,太湖西南虽然是根基之所,但是主要战场不能放在此地。”
“莫不如将严明从黄泥镇调到此地坐镇,再留下足够兵力辅助,必然可以继续稳固主公在西南根基,而我军主力绕道花亭湖秘密北上,如果贝翊礼贸然前来,我军可以出其不意攻其不备,将其一举歼灭。”袁袭的谋划可谓是滴水不漏,但是薛洋此时担忧的却是另外一件事,林度和贝翊礼目标一致暂时合作他并不担忧,真正让其忧心的还是舒州的北方,庐州地区的叛乱,因为郑棨等庐州主政官员的无能,原本应该迅速剿灭的叛乱却越演越大,最后发展到招安才能够解决。可是庐州城池坚固叛军攻不进去,可未必不会南下舒州。尤其是贝翊礼一旦率舒州府兵来围剿自己,那么舒州空虚必然是人尽皆知,再加上碗口城等地军兵要防备目前已经在江州和池州一代肆虐的黄巢乱军,只怕到时候一旦庐州叛军南下,根本就抽不出人手抵御。甚至这个消息一旦被江对岸的黄巢知晓,那才是真正的灭出“扫平天下”的话,但是此时忽然喊出这样的豪言,却为舒州军制定了一个最高的目标,从今日起,这支整编的县城厢兵军队将自己的着眼点放在了天下的格局上,而不是眼前一城一地的得失。
“以下尚有陈烨和向杰二人,陈烨负责组建舒州军后勤部,统筹舒州军所有后勤事务,向杰组建十三司,独立负责谍报侦探,为大军提供情报支持。”关于这两方面薛洋并没有解释太多,但是因为如今陈烨和向杰已经将这两个部门组建起来了,所以只是简单带过。
“各位,从今日起,我们不再是草头兵了,而是有着自己独立的旗号,独立的军制,还有一个扫平天下的奋斗要旨,希望你们这些将军们统兵打战如在主公身侧,时时惊醒,艰难奋战从一而终。”袁袭在薛洋说完之后起身道:“舒州军全体都有,随我拜见主公。”说完之后躬身拜倒,陆翊等人也都齐身下拜。
“接下来宣布另外一件大事。”薛洋满意的点了点头,将陆翊和袁袭扶起之后召唤大家起身道:“舒州军主力十日之后启程返回南岳天柱,黄猫山附近由严明严丈夫坐镇,雷凌率领独立营辅之。”
“雷凌,目前我军所在的黄猫山一代是未来舒州军的根基所在,守备任务事关整个舒州军生死存亡,断断容不得大意。望你严格约束自己以及手下军兵,一举一动皆是代表主公和舒州军形象。”袁袭是早就猜到薛洋打算让雷凌留守了,毕竟此间除了雷凌之外,其他人都是外来人,只有他熟悉本地的地利和民情,此前剿灭匪患也是出力多多,所以在薛洋宣布其组建独立营的时候就明白了,所以此时上前道:“严明此时极有学识而且擅长处理政事,你要多多请益。”
“请主公军师放心,有我独立营在此地就永远为主公所有。雷凌也会谨遵主公军师教诲,尽心尽力辅佐严先生。”雷凌上前抱拳躬身接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