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点半,几个音乐爱好者,准时到了。
说是音乐爱好者,其实他们就是附近化工职业技术学院的大一学生,上星期六唱k的时候心血来潮地想要来录音棚体验一把,顺便录制成光碟装装逼。
然后经朋友介绍,电话里预约了这里。
其实这几个人一点十分就到这附近了,但是因为之前并没有来过这个录音棚,不知道具体位置,拿着地址找了好一会才找到这个院子。
看着院子大门上写着“非凡录音”几个字的时候,几个人都有些有些无语。
甚至对录音棚的美好印象都有些幻灭。
这个普普通通的楼房就是录音棚?不是说录音棚很高大上的吗?
几个人都齐齐看着于跃录音的同学。
兄弟,你不会是被骗了吧?
不过当他们来到二楼之后,就发现这里的布局和外面看到的感觉完全不一样。
室内的装潢很有格调,徐老板是参考着国外一家些“会不会唱歌呀”“唱不好就回家多练练”之类的风凉话。
只是声音小,再加上隔音做的很好,除了他们同学几个,李静和徐老板根本听不见,更别说正在录音的于跃了。
李静倒是无所谓于跃录多久,他是事先知道会录制比较长的时间,无所谓等多久。而且自己又是学音乐的,对录制的过程也比较感兴趣的,不觉得无聊。
外面的人却快要等疯了。
一直等到两点四十,录制才完成。
至于费用,李静事先跟徐老板打过招呼,事后再跟她算,没让于跃自己花钱。
然后小样过两天来取,让他老婆帮忙简单地修一下音,然后在将音轨混一下,因为还有客人,他现在也没时间做。
于跃在自己留下的曲谱上写下了一些自己的想法。
他的意思是这首歌的编曲做的不需要复杂,简单点就行。只需要钢琴和吉他两种乐器为主,贯穿整首歌。
这两个乐器搭配让歌曲听上去比较舒缓。
然后在歌曲的后半段加上点简单的鼓点和弦乐就行,于跃比较偏向于中提琴的音色。
一来,另一个世界的音乐总监原本就是玩提琴的。二来,他觉得提琴的音色却是比较适合这首歌。
可惜他没有把提琴这玩意拿出来练习,不能做到乐器实录,只能用软件进行模拟,效果差了不少。
现在的流行乐,一般都是编辑软件模拟加上乐器实录搭配着,哪怕是大公司做专辑也是这样。不可能所有的乐器声音都去实录,那样制作费用实在太高。
所以往往弦乐一块会请人专门实录,而像钢琴、架子鼓一类的乐器用软件模拟就可以了。因为像提琴、二胡一类的弦乐器会比较走心,真人演奏和软件模拟的效果,往往差别非常大,能负担的起实录就尽量实录。
而钢琴本质上其实是打击乐器,当演奏者弹奏钢琴时,它是依靠琴锤敲打琴弦,靠着琴弦的震动发出声音的。这也是为什么说钢琴、扬琴同宗的原因之一了。虽然钢琴的真人实录和软件模拟也是很有差别的,但是带入到复杂的编曲当中,影响就不是很大了。
走出录音棚后,于跃与另一队人打了个照面,他还向几人表示了歉意。
只不过几人看到于跃的年龄还小,都没给他什么好脸色看。
真是什么阿猫阿狗都敢出来录歌了。
滑天下之大稽!
甚至他们看向徐老板的时候,还带着同情。
遇到这样的选手,老板你也挺无奈的吧。是不是早就想把人给扔出?
在离开的时候,于跃似乎还听到了一声不屑的嗤笑。
他不知道嗤笑的人是带着怎样的心态,不过这都跟他无关,于跃也不在乎。
等李静和于跃离开后,几个大学生也开始了他们的录音。
孙笑川走进收音室时,内心是澎湃的。
感觉人生已经达到了高潮。
感觉人生已经到达了巅峰。
感觉这才是他人生应该追求的生活品质。
并且觉得自己以后结婚买房子,室内装修也要做成这样的风格。甚至以后有钱了,也要在家里搞个私人录音棚。
嗯……两万的那种就行了。
他实在想象不出来,一个人到底要唱的差成什么样子,才能够反复地录制五小时,也不嫌丢人!
简直就是在玷污录音棚这三个字!
老板就不应该让这样的人来录歌!
想到这,孙笑川顺手拍了拍话筒,想要试试有没有声音。
徐老板的脸当场就黑了。
“不要拍话筒!不要拍话筒!刚才跟你说的没听见吗!”在孙笑川进去的时候,徐老板特别提了两遍不要拍麦克风,当时孙笑川满脑子都在笑话于跃,根本没有听进去。
录音棚用的话筒是电容话筒,比ktv的话筒金贵的多,不宜磕碰。徐老板的这个比较贵,光一个话筒就两千多块,所以平时都比较爱惜。看到孙笑川直接上手拍,简直要火冒三丈。
孙笑川见老板要发火,连忙点头示意知道了。心里却不以为然。
不就拍了一下话筒吗?至于这么大火气?
其他几个同学也是一脸的不理解,这老板咋这么小气,在ktv里麦克风不是随便拍的吗?也没见谁能拍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