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概是看出了这个小子的想要却不好意思开口的窘迫的模样,这一次两位婆婆一起笑了起来。
“这值当什么呢?不过是多费点功夫罢了。”
“俺们两个做了一辈子的针线,晚上都不用点灯,就能纳出几双鞋底呢。”
“若是你喜欢婆婆们的手艺,可好办了,就多帮俺们做点体力活,全当是抵账吧。”
这个要求对于有一把子力气的邵满囤来说,实在是太容易了。
他只是想了一瞬,立马就应了下来:“那成,婆婆,那俺也就不客套了。”
“鞋子,衣服俺都需要,你也知道,俺一个男人能种得地,干得累活,做得吃食,可就是动不得针线。”
“若是婆婆们平日间有啥使力气的活,尽管来俺家喊人。”
“俺都能给办的熨帖,绝对不让婆婆们劳累着。”
“既是这样,这些东西俺就收下了。”
“村里的规矩,俺家这个情况,大年三十就不能出来走动了,免得给旁人家带来晦气。”
“婆婆们年前还有啥活要干,赶紧给俺说说,俺还能帮着做两天。”
本来没这个打算的钱婆婆,潘婆婆,在邵满囤这么说了之后,眼睛就亮了起来。
她们并不是懒怠的娘们,却因为上了岁数,有许多活计干不动了。
若有了邵满囤这个壮劳力,那些需年前收尾的工作,总算是有的干了。
想到这里,她们也没客气,拉着腾出手来的邵满囤就往正屋间走:“正好,来帮大娘扫个,无论是走明路还是走暗路,初家的仓库在当地都是十分的安全的。
所以,这个看似松散实则严密的码头,着实不是一个逃跑的好地方。
但是非本地人的张灯官,他不知道啊。
这商队一入了聊城的地界之后,整个队伍就分割成为了两队。
从压后的谢家镖局中分出来了两个人,是要护着王栓子这行人往聊城的县城而去。
王栓子所在的队伍,都只是签了长工契的工人,其中有一小部分手艺人会被分到初家在这里开的一个手工作坊里上工,剩下的大半则是扔到郊区初家的农垦庄子上,种植大豆高粱,以填补初家粮行中的品种缺漏。
王栓子原本是个混子,哪里有什么手艺,自然是要跟着大部队往郊区的方向赶去。
在这个时候,他才算是与那个曾经的大哥彻底分开了。
两个人毕竟是打小的交情,哪怕这二人曾经互坑了对方,但是在这个时候,王栓子还是表达了自己的不舍:“张哥,俺走了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