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设置:
关灯 护眼
笔趣阁 > 地主家的狗腿子 > 第四十四章多事之冬(下)

第四十四章多事之冬(下)

其中要注意一点就是,明朝从没在哈密实行驻军和流官的有效管理,即使是强盛的永乐时期。

哈密卫只是羁縻机构,羁縻机构就是所谓的土司机构,相当于现在的自治区,不是明朝的正式行政地区,明朝的正式行政地区只有两京十三省和九边重镇(辽东、宁夏、延绥、大同、宣府、固原、蓟州、太原、甘肃)所在地区。

辽东边墙以外的东北也设置了很多卫所,但同关西七卫一样是羁縻机构,由当地首领管理,和朝廷之间只需保持朝贡关系、接受任命即可。

明代是一个极中央集权的朝代,开国皇帝朱元璋在《皇明祖训》中制定了日本等十五个不征之国,对西北胡戎也只是要求谨慎防备。

所谓,人不犯我,我不犯人的主要思想。

信奉枪杆子里出政权的朱老大可不是什么善男信女,在祖训中定了诸多的条例也是经过了深思熟虑,考虑到后世子孙没有自己这种铁人三项的工作精神,朱老大早就提前铺好了路,每一条可以说都是他老人家亲身经历过的。

洪武五年的岭北战役失败,让朱老大是做了一次亏本买卖,劳师远征输赢且不说,即使打赢了所获也小于投入,更何况还是一场败仗,实在是赔了夫人又折兵。

为了让后世子孙少做赔本买卖,朱老大开始重视以防守为主的战略,朱老大的后世子孙基本遵循了这一祖训。

自从明太祖后,基本也没有尚武的皇帝,即使是好战的永乐皇帝,也只是征讨了欺君罔上的安南,除了安南外,永乐皇帝没有开拓其他地方来进行实际控制。

其次,华夷有别的民族观念深入人心,元朝时制定了四等人制度,汉人社会地位低下,这一惨痛经历深刻烙在元末明初人士心中,明代各不同时期的士人文集、大臣奏折中充斥着华夷之分的观念。

大明修筑长城则是明朝以防为主的一个实际证明,有道是习武先挨打,绝不先打人正是如此。

如今嘉峪关外是个什么情况,白露并不知晓。

出于安全考虑,徐家的船队到了辽东便立即停靠,在此停下等待交易,现在是大明与后金两边关系正紧张的时候,双方是剑拔弩张的氛围,如果不是利益熏心驱使着人,正常人都不会挑这个时候出来干贸易。

但是这种不用交税的买卖利润实在是太吸引人,哪怕是豁出命去拼一把也让人觉得很值得,所谓三年不开张,开张吃三年正是如此。

好在魏国公财大势大,在幕后为合作的商户多方打点,躲过沿海的大明海关巡查队是毫不费力,一路上通行无阻。

真是有钱能使鬼推磨,金钱果然能解决大部分的麻烦。

所谓树大招风,这么肥的羊出现了,难免让人惦记着,谁都想上来咬上一口,一艘挂着“柳”字大旗的船舰,正悄悄盯上了徐氏贸易有限公司的船队。

一名海贼打扮的汉子,望着徐氏贸易有限公司船队,眼中尽是贪婪:“少东家,准备什么时候动手?”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