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7日,下午五点。
林州,林州日报社,总编办公室。
办公室里,报社总编付红旗正在审查各版主编送上来的新闻稿件。
在整个新闻报的的过程中,他是新闻稿件最后的‘把关人’。
新闻学上的把关人,也就是看门人、大筛子。
根据新闻的三要素,新鲜度、吸引力、重要性,进行初步筛选。
再结合国家的形势,宣传部门的相关政策,当前的地区舆论热点,对入选的稿件进行二次把关,什么新闻能报道,什么延迟报道,什么新闻重点报道,什么新闻给多大的版面,放在哪个版块,这都需要总编这个最后的把关人来决策调整,要是出了差错,哼哼!
“哎,忙啊忙啊!”
付红旗放下手中的稿件,叹了口气,天太热了,就算风扇从早吹到晚,可身上的油汗从不停地往外冒。
他拿着毛巾擦了擦头上那块不毛之地,又擦了擦脸。
“什么味?”
他皱着鼻子闻了闻毛巾,都馊了,怪不得脸上一股馊臭味。
正要起身洗脸,忽然桌子上的电话响了。
“喂!”
他随手接了起来。
“哦,郑部长你好,我是林州日报的付红旗!”
来电话的正是:“老付啊,其实不怪人家王县长生气,昨天的报纸就在我桌上,你说说你们都报道些什么狗屁不通的东西?写了市状元投机倒把,却没有写名字,也没有具体的金额,这太不专业,这种新闻除了能引起群众的猎奇心理,除了能在市状元身上泼点脏水,还有什么用呢?”
“对对,郑部长你批评的是,我犯糊涂了,把关不严,我错了,下次部门会议我主动检讨!”
犯错要认,挨打站稳,这种事他付红旗见得多了。
“老付啊,不是我说你,现在国家政策一直在变,咱们报纸也要学会与时俱进,不能再像过去那样‘小报抄大报,大报抄梁效’,我们的新闻报道要学会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报道一些群众喜闻乐见的新闻。”
梁效是‘两校’的谐音,指的是青华与汉大两所大学的大字报小组。
“是,部长说的很有道理,听了部长的一席话,我算是豁然开朗啊!”
付红旗嘴上赞口不绝,心中却不以为然。
林州日报是一份严肃的机关报,长期学习人民日报,已经形成了一种固化的报道形式与风格,想要改革很难,出了问题算谁的?
尤其是在这个政治敏感的时期,一动不如一静,等人民日报改版了,西川日报改版了,才能轮到林州日报,地方报纸走到央报、省报的前面?你要疯吗?!
典型的外行指导内行,这些鬼话信不得!
“对了老付,你手下那批记者该放下去多走走,别让他们整天待在报社里养老,我可听说了,上面有消息传来,以后的新闻记者必须经过专业的考核,只有拿到了专业资格证书才有采访与编辑的权利,你不给他们打个预防针,到时候考核一个都不能过关,到时候可是丢得可是咱们宣传部的脸面。”
“是,郑部长...”
付红旗认真地应付了一番,约好了周末一起钓鱼才放下电话。
打完电话,付红旗长长地出了口气,瘫坐在办公椅上,应付了上面,还要应付下面。
一想到手下那一批吃闲饭的记者大爷们,付红旗气得肝儿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