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锐气冲冲地去找杨渭元,还在路上怨气就已经消散了大半。
其实只要冷静下来好好想想,也就明白了两个老狐狸的用意,他们当然知道自己的计策是对的,却又不能强行打压梅闯,否则便是寒了将士们的心。
如果直接让梅闯找到他们,一翻大闹下来,为正军纪,梅闯必受军法严惩,可惩罚有功将领轻则动摇军心,重则激起哗变,无论是什么结果都是大家不愿意看到的。
最好的办法就是把自己拎出来给梅闯出气,一来自己地位卑微,被上官打骂几句也属平常,二来主意的确是自己出的,有自己转移矛盾,北武卫仍能团结一心。
站在两个老狐狸的角度,这的确是个四两拨千斤的好办法,何况还有曹公公这个监军在侧,只要及时打个圆场也能避免事态扩大。
只是这样一来就苦了自己,要不是心有急智,三两句话震住那厮,说不定还真要受一场皮肉之苦。
徐锐翻了个白眼。
刚刚他言辞凿凿,站在道德制高点大骂梅闯不顾大局,没想到现世报来得如此之快,现在轮到他为大局牺牲,当然没有立场再去找那两个老狐狸的麻烦。
想到这里,徐锐不由得悻悻地放弃了去找麻烦的打算,反正来日方长,吃了我的总得给我吐出来,不,得吐双份!
徐锐一边咬牙切齿地想着,一边往前走,不知不觉便追上了杨渭元,这才发现一向骑马行军的杨渭元,今日竟然乘了辆马车,不由大为好奇。
“徐佐领,又来给大帅请安了?”
徐锐正想上马车里一探究竟,身后突然传来一个不阴不阳的声音,扭头一看,原来是亲卫营的参将王满,他的话,但杨渭元却是微微摆手。
“你先别激动,听我把话说完。
一来,我朝武官为了对抗强大的文官集团,历来紧紧抱团,圣上对铁板一块的兵部和五军都督府已经颇有微词,绝不会放过这个重新整合势力的机会。
二来,此战乃是圣上钦定的战略,却接连战败,白白损失了二十五万大军,如此耻辱自然要由我们这几路大军的主帅负责。
我北武卫在你的努力之下逃出生天,为大魏迅速重整旗鼓留下了根基,圣上迫于形势不仅不会让我承担任何罪名,反而会对我大加褒奖。
可他只要见我一次,就会想起这场惨败一次,我若不知进退,继续留在朝堂之上,不出三年必定大祸临头。
第三,也是最重要的一点。
圣上既然要用北武卫的兵将尽快重整十二卫,就断不会让我留在朝中,否则京中精锐将领皆是出自我的门下,还有你这样一个无所不能的妖孽,让他如何能睡得安稳?
所以,只有我走了,圣上才会重用你,才敢重用你,你明白吗?
其实这几日本帅对你言听计从,甚至放任梅闯擅闯中军,就是要趁我还在,让你尽可能亲身处理大军诸事,也好在本帅致士之后快速上手,独领大军。”
军事是政治的延续,徐锐既然深谙军略,就不可能对政治一窍不通,先前只是没有往这个方面去想,现在被杨渭元轻轻一点,立刻心中通透。
他顾忌的没有错,不过这次泾阳大战乃是皇帝钦定的战略,杨渭元和其他几路大军主帅都算是为皇帝背黑锅。
以杨渭元国侯的爵位,只要称病不出,收敛手脚,皇帝念着旧情,十有八九还能容他,未必需要辞官致士,远离中枢如此决绝。
说来说去,还是为了自己啊……
徐锐心中一暖,一声“义父”脱口而出,这还是他第一次开口喊杨渭元义父。
杨渭元知道他已经明白了自己的苦心,哈哈大笑道:“玲珑剔透,智极近妖,锐儿,你不错,很不错,甚至超出了义父的预料。
咱们这位圣上手眼通天,军中之事自有了解的渠道,你的点滴所为最终都会被写成奏折,放到他的龙案上。
眼下我军新败,南朝虎视眈眈,再加上圣上一统天下的壮志不减当年,绝不会放着你这样的奇才不用。
只要义父离开朝堂,圣上必会为你选一条康庄大道,让你一展所长,攻略天下,你若能就此建立不世奇功,结束自大汉以来的千年乱世,义父就算小小牺牲一些又算得了什么?”
说着,杨渭元突然叹了口气,神情萧索。
“何况义父为国征战大半辈子,鲜与家人团聚,以至老妻离德,膝下三子个个不学无术,成天只知花天酒地,惹是生非,每每思及这些皆痛心疾首,引为人生一大憾事。
现在有你横空出世,义父也可放心离开朝堂,好好享受一下天伦之乐,管教管教那三个一无是处的小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