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设置:
关灯 护眼
笔趣阁 > 谋断星河 > 第三十二章:限期攻城

第三十二章:限期攻城

“够了!”

县令侯荣猛地一拍桌子,跳了起来。

“岂有此理!连攻城的日期和时辰都写得明明白白,天下还有比之更猖狂之辈么?”

县太爷发怒,众官吏立刻安静下来,等着上官训话。

侯荣余怒未消,指着蒋如龙骂道:“一夜之间,岭东城内大街小巷全都贴满了北朝蛮子的檄文,你们究竟是干什么吃的,难道大营里的两千人马都是泥雕的不成?”

蒋如龙黑着脸,不说话,侯荣更怒,问县丞道:“这些檄文可都收回来了?”

县丞连忙起身:“禀侯大人,都收回来了,但是檄文已经传开,现在城内各界都在议论此事。”

“岂有此理!”

侯荣猛一跺脚,指着蒋如龙道:“你说,这是怎么回事?!”

蒋如龙道:“想来是城中混入了北朝奸细,大人不必惊慌,王爷乃是我大吴兵圣,岂会被几只北朝猴子大败?那檄文之上尽是一派胡言,一会儿下官便带人去查,定将这些贼子一网打尽!”

听得此话,侯荣怒气稍敛,冷冷问道:“果真如此?城外可发现魏军踪迹?”

蒋如龙抱拳道:“末将绝无半句虚言,斥候已经远出二十里,并未发现任何魏军踪迹!”

大堂里的一众官吏顿时松了口气,那檄文上说的内容虽然东拉西扯,但一夜之间传遍大街小巷,又明明白白地写上了攻城的具体时间,还是给官吏们造成了很大的心理负担,听蒋如龙说得如此肯定,这才渐渐放下心来。

侯荣想了想,还觉不太保险,又对县丞道:“派人去附近几个县问问清楚,看看他们有没有发现魏军踪迹。”

说完又转头对蒋如龙道:“尽快排查城中奸细,加强城内防务,这几天紧闭城门,不许闲杂人等进出!”

“末将遵命!”

“大人不可如此,一旦关闭城门,来往客商必然大乱,万一此事有假,到时候朝廷追究起来,我等都逃不过一句无能的评语。”

主簿一听要关城门,连忙起身劝解。

侯荣瞥了他一眼,冷哼道:“万一此事有假?那万一要是真的呢!秦大人,我知你家粮铺有大批货物要发往北齐,可现在是非常时期,出了事你我人头都要不保,孰轻孰重你自己掂量!”

说完,也不管众人反应,侯荣重重地哼了一声,拂袖而去。

众官吏面面相觑,主簿脸色铁青,蒋如龙满头冷汗。

正午时分,岭东城门紧闭,往来客商怨声载道,但很快他们就抱怨不出来了,因为蒋如龙带着两千多守军倾巢出动,开始排查来往客商,但凡有说不清楚来龙去脉的立刻抓进大狱。

那些做着不法买卖的人平时用钱疏通关系,官老爷们从来都是笑脸迎门,比楼子里的姑娘还要亲热,可今日他们突然变了副嘴脸,六亲不认,一视同仁,搞得人人自危,连说话都小心谨慎起来。

原本那檄文上的内容是没几个人信的,但被风声鹤唳的官员们这样一吓,不由得就信了三成,一时间各种谣言叫嚣尘上,传得绘声绘色,仿佛魏国大军已经兵临城下。

当然,被排查的客商之中也有例外,那就是柱国公的商队。

有那块货真价实的腰牌护身,就算是候县令也不敢强行检查。

相反,得知柱国公的七公子就在岭东,侯荣又惊又喜,他不过是个七品县令,朝中无人,在岭东这等边陲之地一待便是十几年,要是能攀上柱国公这颗大树,说不定能就此平步青云。

再者,侯荣心眼极小,又是多疑之人,昨晚刚刚发生大事,今日便得知柱国公的七公子在城内,由不得他不怀疑。

种种原因的作用之下,他立刻来到客栈,亲自拜见徐锐,谁知这位七公子的谱不是一般的大,投了拜帖之后连门都没得进,只换来一句冷冰冰的“县尊安好便是,不用多礼。”

侯荣还不死心,舔着脸亲自去找崔管事,提出设宴款待徐锐,徐锐摆足了架子,就是不吃,不过崔管事拿钱办事还算麻利,在他的斡旋之下,好说歹说才勉强答应。

席间徐锐目高于道:“骗人其实就是要让对方做出错误判断,而判断是基于对事物的认识,说谎话便是给敌人输入错误认识,从而使其做出错误判断。

但谎话能影响的认识有限,因为对方能通过看到的、听到的、分析得出的种种信息修正被歪曲的认识,只有全方位营造一种假象,让他们看到的、听到的都是错误,才能天衣无缝。

而这种能与幻觉媲美的假象便是势!我要做的就是营造一个大势,让他们进入错误信息编织的幻境,如此一来他们想不上当都难,明白了吗?”

梅闯瞪着眼睛,弱弱地摇了摇头。

徐锐顿时气势大泄。

“孺子不可教也!算了,晚上咱们一起行动吧。”

听到行动,梅闯终于反应过来,愣愣地点了点头,样子像个痴呆,看得徐锐又好笑,又好气。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