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中宵不敢一口应承还有一个原因,韩绛在京城制的蒸汽机,从一开始就是在船上试的,很多地方针对环境设计。铁监的蒸汽机要用到船上,还要进行相应修改。
进了铁监,看着平坦整洁的路面,上面都铺了炉渣,周围的建筑整整齐齐,路边有花有树,一切都井井有条。偌大的铁监,听不到人声喧哗,更加没有鸡鸣狗吠。
刘永年赞道:“运判这里甚是齐整,我多次管军,哪里见过这种军营!”
杜中宵道:“不一样,这里是铁监,冶铁的地方。一切都有章程,岂容喧哗。”
其实军营是管军的地方,更加要求整齐有序。不过这个时代,已经习惯了一切都乱糟糟的,突然进入这种环境里,反而处处觉得别扭。
到了衙门,杜中宵吩咐上了茶来,与两人闲坐,说些闲话。
对于刘永年和邓保吉来说,火车只是个新奇事物,现在他们还不知道那车能运多少东西,跑得有多快。聊了几句,话题便就转到其他方面了。烧煤的火车也没什么大不了,车船已经用了几年,不过是减少了拉纤军士而已,其他并没有大的变化。火车虽在路上跑,想来也是如此。
铁路用铁之多确实让人震撼,不过所有人都认为,这是铁监初开,钢铁炼得多了,卖不出去,权宜之计而已。等到行销全国,哪个还舍得用铁铺路?世间用铁的地方,可是太多了。
数州来的民夫逐次离去,刘永年和邓保吉要等人撤走才能返回,暂时住在铁监。数日时间,两人闲极无聊,几个厂区转了个遍。这里的一切都井井有条,做的东西前所未见,让两人大开眼界。
这一日两人到了渡口边上的铺子里,选购带回去的礼品。这处铺子是铁监开的,凡是铁监产品,里面应有尽有。之所以开在这里,既是靠近繁华地带,也有样品展示的作用。
随着铁监的产品丰富起来,前来贩卖的客商越来越多。大多数人是靠口口相传,到这里来买铁锭和钢锭的。到了之后,才知道铁监的产品如此丰富,总是忍不住多贩一些回去。
除了钢锭和钢条等型材,现在最受欢迎的是搪瓷产品。杯子和碗倒还罢了,能被瓷器替代,脸盆实在招人喜欢,不管什么地方,这都是不愁卖的货物。铁监八贯钱一个,回去就可卖十五贯,此物运输特别方便,利润丰厚。凡是到这里来的,即使不贩,也会买几个回去送亲朋。
刘永年和邓保吉便就是想每人买几十个,回去送礼用。
刘永年的爷爷刘美本是刘太后前夫,刘太后被当时尚为太子的真宗喜受,发迹之后,认了他为自己的哥哥,刘家从此发迹。此事人尽皆知,倒也没有什么忌讳,这个年代,女子改嫁本就没有什么。刘太后去世,刘家受到牵连,很多亲戚被贬官降职。不过到底是曾经的是刘都监和邓都监采买,让铁监把其他的货压上一二日,先给我们。”
主管犹豫不决,过了好一会,才道:“太尉采买,小的自然不敢怠慢。不过,这几日——”
刘永年听了,有些不快:“怎么,几个脸盆,不卖给我们吗?”
主管忙道:“太尉莫急,小的不是那样意思。只因昨日来了一个海商,买的数量太多,铺子里的存货都买光了。不只如此,他们还定了式样,让监里烧造。现在监里烧出来的,都是他们式样,要卖到海外去的,只怕太尉不中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