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设置:
关灯 护眼
笔趣阁 > 风雨大宋 > 第109章 人人有书读

第109章 人人有书读

这个年代,临近州县的官员不时走动是常有的事。手机端 除了公事,更多的是参观旅游,以会友。杜宵为官近十年,从来没有遇到,是因为在永城的时候官职低微,在河东路则是穷山恶水。还有一个原因是不善交际,采没有采,又不会来事,不做游玩山水这种雅事。

按这个时代的惯例,四位知州到了铁监,应该安排他们到清凉寺参观游玩,再去凭吊一番古昆阳城这个改变历史的古战场。杜宵做不来这种事情,加之时间有限,只能让他们在铁监参观。

第二日,用过了早饭,杜宵和苏颂带着四人,出了衙门,到了附近的营房。

若是在后世的工业社会,肯定是要先去参观工厂,甚至是主要是看工厂。这个年代不同,官员治绩第一是民生,官员了解一个地方,首先要看的是百姓生活。

此时已经工,营房显得有些冷清,街道行人不多,都是老幼和妇人。

看着整齐的街道和房屋,晏殊道:“这里房子建的如棋盘一般,家家一个样子。若是外人,到了这里只怕要迷路。如此方便倒是方便,只是少了野趣。”

杜宵道:“相公,这里本是营房,住的是铁监家眷,人口最密集的地方,委实没有野趣。”

众人听了一起笑起来。人墨客的审美旨趣,跟工业实在格格不入。这是大宋第一工业区,不要说没有野趣,连乡村情调都一丝没有。晏殊随口议论,杜宵却是过于认真了。

杜宵没法不认真。来的这个四人,前任官职最低的也做过知制诰,晏殊数次为相,在朝廷影响力非常大。他们来这里走一趟,印象非常重要,甚至会直接影响到朝廷政策。

营房的街道已经全部铺了炉渣,两边挖有排水沟,边栽着花树,干净整洁。走在街道,两边景色单一,不知不觉走了一段距离。

约莫两百作步,前面突然没了房屋,出现一个小花园。间是一个水池,池里有假山,水栽了大片的莲花,间一个凉亭。四周则栽了许多花树,此时正是春天,许多花已经盛开。

这里非常热闹,间的小花园里,聚了不少妇人,一边做着活计,一边聊着闲天。周围许多孩童跑来跑去,做着游戏,欢声笑语。路口有不少摊贩,有卖菜卖肉的,还有卖各种小吃玩物的。

花园一南一北两排店铺。北边的店铺是酒馆杂货,衣服鞋帽,外面还有几个小吃摊。南边则是卖纸墨笔砚,书籍字画。正一间大房子,房门大开,里面坐了几个老人,喝茶聊天。另一边的几间房子,则传出朗朗读书声,好似是一间村学。

宋祁道:“这里虽没有野趣,倒有市井热闹。运判,这里是什么所在?”

杜宵道:“回相公,这里每五百户,便有这样一处所在,算是市集,方便住户。这一处小花园是他们游玩休憩的地方,北边店铺卖些日常使用的杂货,四周的摊子是小贩做些小生意,不用事事出营房过河去买。南边卖笔墨笔砚,正那一间,则是里正村老商议处理地方事务。村老是住户选出来的,在那里轮流当值,衙门每月补些钱粮。另一边是学校,教孩童启蒙。这里的住户凡孩童六岁以,十二岁以下都要到那里学三年,官给补助,不收学费。”

欧阳修吃了一惊:“这里难道是人人入学,都有书读么?”

杜宵点头:“不错。其实也教不了多少东西,能够认千把字,粗通书算而已。”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