然而,世事难料,胜利的讯息还没等来,北方忽然飞来一艘艘生体战舰,领头的是一架维京战机。上面站着一名身着动力装甲的家伙 。
一名杀红眼的政府军飞行员突然脱离战队,推进器火焰一盛。快速朝着那架放慢飞速的维京战机而去。
他要报仇,为那些早先战死的同伴报仇!
既然背上驮着一个人,那它一定飞不快,又无法自由躲避。这是一个机会,击落敌机,杀掉敌高阶军官的机会。
“该死。该死,你们这些畜生,下地狱去吧!”他叫骂着,诅咒着,拇指按下操纵杆上的锁定按钮。
但……不知怎么得。索敌雷达的回波一阵紊乱。之前同这种战机交战的时候因为机身材料、飞速、尾焰及电子干扰设备的原因,很难用机载电子雷达阵列或者红外成像设备锁定它们,唯有激光雷达多多少少有些效果。
可此时此刻,那架战机的飞速明明已经降低好多,还带着个未做隐形处理的货物,为什么精心调节过波长与扫描频率的雷达还是无法锁定它们?更加诡异的是,雷达计算机的分析结果是扫描波被反制干扰,难以锁定目标。
这是怎么回事?连激光雷达也罢工了?为什么?
他没能为同伴复仇,也没能找出答案,维京战机上的阿罗斯用手中的枪,让他深深地体会了一次什么叫绝望。
“哆”,穿甲性能优异的-14穿刺手在战机驾驶舱玻璃上开出一道细孔,血液喷泉一般溅射到机舱玻璃上。战机失控,从万米高空一头扎下,片刻后,“轰”的一声撞中地面,爆成一团熊熊燃烧的烈焰。
眼虫集群的到来,让本就一面倒的空中战场雪上加霜。宽波、窄波、光脉冲……足足0多头眼虫,通过调节幽能水平,可辐射各种电磁波的突触在数百公里的空中战场掀起一场微波风暴。
大批无人机受到电磁干扰,只能依据固有战斗惯性保持一定行动力,战机间的通讯被眼虫阻绝,雷达更是时灵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