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破军看着房杜高魏等人都是恭敬应着,对李世民的安排没有半点异议,李破军也是佩服得很,知人善任真不是说说那么简单的。
此如编撰《氏族志》的用人,其中就大有学问,不能用跟世家沾亲带故之人,更不能用世家之人,为首的高士廉是如此,协助的令狐韦岑更是如此。
韦挺是关中京兆韦氏之人,韦氏也是关中士族,但是入唐后关中士族皆已没落,韦挺跟《氏族志》所对付的山东士族没有关联。
岑文本是邓州岑氏之人,岑文本祖父是西梁的吏部尚书岑善方,祖上是东汉云台二十八将之一的舞阴侯、征南大将军岑彭,妥妥的名门之后,在当地岑氏也是有名的豪族,但不是上流的世家,跟山东士族也无关联,
还有令狐德棻出身西凉敦煌豪门,博涉经史,少有文名,二十四正史之一的《周书》就是他编撰的,令狐家虽然在西凉那块地是名门豪族,但却不被中原氏族放在眼里,特别是高傲的山东士族,尤其看不清这等偏远之地的士子,认为他们受胡人影响太深,比不上中原正统,所以令狐德棻更不会跟山东士族有所暧昧了。
李世民用这三个人协助高士廉编撰《氏族志》,看似是随口之间的吩咐,可是一会儿功夫里,李世民便将朝中众臣的才能,家世等各个方面过滤了一遍,才选出这三个才干卓越,人品正直又跟山东士族没有沾亲带故的人来,由不得李破军这政治菜鸟不佩服。
待得此事定后,众臣散去,李破军却是留了下来。
李世民看着李破军的眼神很是满意,放松心神,斜躺在座上,点头道:“不错,你小子鬼点子果然多,嗯……不算是鬼点子了,似今日之《氏族志》、《忠奸录》还有英烈祠已是国之大计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