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设置:
关灯 护眼
笔趣阁 > 春闺玉堂 > 049 断臂

049 断臂

那就看看谁会先绷不住好了,刘氏转身就出了门。

方氏拿帕子捂住嘴低声哭了起来,春杏站在门口望着方氏,春柳乖巧的去打了热水服侍方氏洗脸:“太太别伤心了,陆妈妈一定不会有事的,奴婢服侍您洗个脸吧。”

方氏点了点头由春柳服侍着重新梳洗了一遍。

刘氏坐不住,她边走边问秋翠:“你问过没有,早上王代柄怎么会去大榆树那边?”

“奴婢问了好几个人,大家都说不清楚,只知道一早上寅时左右王代柄就不在房里了,至于王妈妈那边,明明是派人看着的,根本没有见到大小姐和方表小姐进去。”秋翠也觉得这件事有点奇怪,“太太,大太太这是想干什么?!”

想干什么?是想逼她把那两个见证人放出来,好证明玉金没事!

想到这些,刘氏就气的不行,她和王妈妈主仆多少年在一起,当年侯府那么困难王妈妈都对她不离不弃,她绝对相信王妈妈不会胡言乱语,所以自始自终她害怕的只是怕王妈妈身体会受不住罢了。

可是现在她不相信了,对于王妈妈来说如果这世上有什么比她还重要的,那么就只有王代柄了,王妈妈看这个儿子比自己的命还宝贝,如果他们真用王代柄威胁王妈妈,王妈妈还能不能守口如瓶?

“秋翠。”刘氏停了脚步,吩咐道,“让高银去把二老爷找回来。”每次有事都找不到他,真不知道他整天在忙什么,“二少爷呢,在不在家?”

“二少爷和三少爷今天要去学馆给先生送节礼。[]”秋翠说着指了指另一边,“那奴婢去找高管事?!”

刘氏点点头带着丫头婆子往房里走。

幼清和薛思琴此时并未在医馆,而是在水井坊坊的宅子里用早膳:“这素什锦豆捞味道不错。”薛思琴说着给幼清盛了一碗,“虽没有府里做的纯,可却要鲜美许多。”

幼清尝了一口,她不太喜欢豆类的东西,但依旧笑着赞同:“味道确实不错。”

“琉璃珠玑金糕,干萝卜桂鱼,翠玉豆糕和四喜饺也不错。”薛思琴示意采芩给幼清布在碗里,又笑着道,“大哥寻常也不大和同窗吃喝胡闹,没想到他还知道京中各家酒楼的名菜点心。”

“人家不都是说,君子不出门却知道天下事嘛。”问兰甜甜笑着,“大少爷肯定就是这样的。”

薛思琴忍不住笑了起来,见幼清低头吃着也不说话,问道:“怎么了,可是不舒服?”她们昨晚没有怎么睡,一早上又出了门,她都觉得有些累,更何况是幼清呢。

“没有。”幼清放了筷子拿帕子擦了擦嘴,笑道,“就是觉得几样点心好吃,多吃了几口。”她想起了徐鄂,以前只要他做错了事,或是她给他还了风流债,他都会腆着脸从外面各式各样的点心买一堆回来,攒花似的摆在桌子上,小心翼翼的看她的脸色。只要她露了笑脸出来,他就会嬉皮笑脸的凑上来又布菜又倒茶,说些半荤的段子和外面的趣事给她听……

有次婆母不知听谁说的,他儿子在房里给她捶腿捏腰喂点心,气的把徐鄂喊过去一顿训斥……猜徐鄂怎么回?他撅着脑袋脱口就道:“媳妇娶回来当然是要疼的,再说,我在外面怎么玩,家里头妾室有几房,都比不得这媳妇儿重要,我当然要疼着爱着的。”气的婆母指着他半天说不出话来。

她只觉得好笑,等他回来时她就在桌子上摆了五百两的银票,徐鄂眼睛都绿了,却只能装作没有看见和她周旋了半天,她忍着笑把银票塞在他荷包里,徐鄂笑的抱她亲了两记,她所有的好心情顿时烟消云散,当即翻了脸赶他出去。

徐鄂也不生气,笑着带着兆大海,兆小海兄弟两去了新开的醉梦阁。

所以,眼前这几样点心,她不但知道是出自哪间酒楼,甚至是哪个厨子做的她都能吃出来。

“我听说东便门那里新开了家酒楼,好像叫什么望月楼,专做西域菜,尤其是牛肉做的极好吃。咱们难得出来索性中午就在这里吃,也能让大哥着人买回来给你尝尝?!”薛思琴说着笑着朝外看了看,“大哥怎么还没有回来。”

东便门和崇文门之间说是京城最繁华之地也不为过,因为那里是大周第一税关,但凡进京做买卖者都必须从东便门入京城,也必须在那里交税,所以那前后不过三里的地方,几乎全部都是商家,寸土寸金不说就是有钱也租不到一个茶棚,更何况开一间酒楼呢。

可惜她以前知道望月楼还是徐鄂告诉她的,当时她只觉得开这间酒楼的人不简单,不但财大气粗,恐怕还有强硬的后台,要不然怎么有本事在这样一个黄金地段开酒楼。

“好啊。”幼清点着头笑道,“我们今天可算是托大表哥的福了。”她话落,就看见薛霭踏步从外面进来,听幼清在说他,眉梢微微抬了抬并没有多少表示,反而是薛思琴笑道,“大哥去哪里了,吃早饭没有?清妹妹在说望月楼的牛肉,您能不能托人买一些回来,让我们也尝尝鲜?!”

薛霭微微一愣朝幼清看了一眼,才回薛思琴的话:“自是可以。”他顿了顿解释道,“只那牛肉与中原的不同,乃是整块烹烤而成,虽味道鲜美但却不易消食,不能多吃。”

“清妹妹也不是贪嘴的,您就放心吧。”薛思琴知道薛霭担心是对的,幼清身体不好,不能随便吃东西,薛霭不再说什么,指了指房里,“怎么样?”

薛思琴点了点头,回道:“一开始还顾左而言他的,这会儿就乖觉下来了,正在写呢。”

王妈妈承认了钟大的事情,粥棚的事情,薛思琴心里所有的疑问也都解开了,她心情前所未有的好,看着什么都觉得新鲜,更何况她也甚少出门,便是这水井坊的宅子她也只是听过,从来没有来过,不由和薛霭道:“要是春天就好了,我们把事情办成了还能趁势出城转转,可惜现在是冬天到处灰蒙蒙的,没什么趣味。”

“清妹妹到京城还没有出去走动过。”薛思琴隔着桌子握了幼清的手,微笑道,“等天气好了,我陪你出去走走看看,京城周边可有不少好玩的地方。”

幼清笑着点头,道:“就怕到时候大姐也没有空了。”翻了年薛思琴忙自己的事都忙不过来,哪里还有这闲工夫。

“你这丫头。”薛思琴脸一红,“我没空,不还有大哥嘛,二月春闱过后是喜是忧都已经出结果了,到时候让大哥带你去香山看杜鹃花,去十渡看瀑布,还有周表妹大约也是没有看过的,到时候喊上她一起。”

薛霭没想到两人说着说着话题就落在他身上,眉梢微微一扬颔首道:“十渡要等五月才是最佳观赏季节,香山春暖后便可去。”她望着幼清,“香山上还有间古刹,寺中供着文殊菩萨,清妹妹到是可以去走走。”

“三月雨水多,若出行便利出去走走再好不过了。”幼清微微一笑,下意识的把玩着手中的茶盅,“到时候我若想出门,定然要叨扰表哥的。”

薛霭不介意的颔首,道:“无妨!”

就在这时,房里传来砰砰捶着桌子的声音。

“好像好了。”薛思琴站了起来,“你们说话我进去看看。”她说着便去了关着王妈妈的隔间。

幼清和薛霭对面坐在桌边,春银和采芩几人将点心悉数撤了下去,几个人顺便在灶边用些再回来,幼清则提壶给薛霭泄了杯茶,问道:“表哥这两日可出城了,外面如何了?”

“今年救济风气极佳,各个府邸或多或少都有作为,那些受灾的流民日子到比以往好过一些。”薛霭低头望着杯子里漂浮的茶叶,“只是天灾实在难料,若每次皆匆忙应对,难免不会力度欠缺,若是朝中有专有的人专门的银子布防,做好措施虽不敢说会便利多少,可比现在这样要好上许多。”他微垂着眉眼,又长又密的睫毛在眼帘下留下淡淡的阴影,让他过于端正严肃的容貌柔和了许多。

幼清却是一愣,似乎没有想到薛霭会和她说这些,应着道:“这些事要做只怕不容易吧,户部年年吃紧,又怎么会有人舍得拨一批银子压在那里等天灾呢。”

他不过刚才出门时对所见有所感慨罢了,没有想到幼清会接话,他抬头朝幼清看来,才注意到她今天穿了一件芙蓉色的串花褙子,双平髻上简简单单的别了两只朱色的石榴绢花,粉白的脸嫣红的唇,水墨似的眼眸俏生生的望着她,隐隐透着一丝安慰……薛霭一愣不由自主的露出一丝笑容来,颔首道:“是我想的太过完美了,世间的事不尽人意处太多了。”

幼清淡淡一笑,指了指薛霭面前的茶:“没想到这里还有常州阳羡,虽不是新茶但味道也清淡入口,回味甘醇。”

薛霭依言尝了一口气,解释道:“这里是曾祖父入京时买的宅子,虽已多年不住这里,但母亲每年新添了东西也都会送些过来,这里住着的几户家仆都是当年跟随祖父和父亲的。”

“难怪处处干净整洁,尤其是天井里养着的那几盆花,肥硕高壮想必到了花期院子里会处处闻香。”幼清说着打量了他们坐着的正厅,就看到墙上挂着的一副字画,问道,“这画是出自姑父之手?”她记忆中薛镇扬写的一手漂亮的狂草,墙上的字虽过于压抑了些,但也颇有些狂傲的味道。

大约是早年的作品。

岂料薛霭出人意料的红了脸,他尴尬的咳嗽了一声,回道:“没有想到母亲把这副字挂在这里了。”他声音很低的解释道,“是我幼时所作,方表妹见笑了。”

“表哥的?”幼清没有想到,薛霭的字也会透露出狂傲不羁的味道,由衷的赞赏道,“笔锋有力,落笔沉稳,大表哥的字真好看。”

薛霭越发的尴尬,等看到薛思琴从房里走出来他暗自松了一口气,问道:“写了?”薛思琴很高兴,也没有发现薛霭微露绯红的面色,和两人道,“全部招了,还画了押。”说着把东西给薛霭和幼清看。

“那我们回去吧。”幼清将东西给薛思琴,“陆妈妈关了一夜也不知怎么样了。”

薛思琴也急着回去和方氏说,就不再提中午吃饭的事,吩咐跟来的丫头们收拾东西,过了两刻钟两辆马车便从水井坊驶了出去,薛思琴靠在车壁上高兴的道:“清妹妹,你说二婶看到这些会什么表情?!”她说完又无奈的道,“肯定是把自己摘的干干净净。”

换做是谁这个时候都会弃卒保车的,幼清并不意外,只道:“先把陆妈妈救出来,二太太少了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