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为钟小虎的班主任,前者到底是什么水平,他简直是再清楚不过了。
钟小虎的成绩,虽然不能说,在全校排名了些什么。几个要好朋友的叮嘱,他也一个字都没听进去。
他在糊里糊涂的,填完了几张,来自同学的同学录后,拿着毕业证书和报考指南,就失魂落魄地回了家。
再没想过,可能和高中同学的今日一别,便是永远……
……
回到家后,钟小虎鬼使神差的,打开厚厚的一本,高考志愿填报指南,就看了起来。
实际上,他也不知道,自己在看些什么。更不知道,自己该做些什么。
只是潜意识里,有一种欲望,催动着他,翻开这本指南。
这大概是一种,不甘心的信念;亦或是一种,想上大学,不想复读的欲望吧……
钟小虎就这么,漫无目的的,找了起来。
其实,稍微有点填报志愿常识的人都知道,正好达到二本线的人,想要填报一所二本学校。填中的概率,是微乎其微的。
因为每年,招生的学校政策,都会不同。每年报考的学生,也都存在差别。
这就导致了,每所高校的分数线,每年都会存在一个,波动的情况。
你永远也不知道,今年分数线最低的,是哪所学校。
更不知道,自己报考这所学校,被录取的希望,到底有多大。
只能根据历年来,招生分数线比较低的几所学校,去猜、去碰。
高考的志愿填报,讲究“一冲刺,二把稳,三保底。”
意思是把自己的志愿填报,分成三个档次:先根据自己的分数和排名,去冲一冲自己可能考上,希望却不是太大的学校。
如果冲刺到了,就是赚到了。
其次,再去根据,自己的名次与分数,选两到三个十拿九稳的学校,确保自己的分数,尽量不被浪费。
最后,再填一个百分百,会录取自己的学校。以保证自己,有学可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