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日的暖阳,让院子里的几人感觉很舒服。
谢宝树坐在院子里,跟苏茶一人捧着一本书,看得津津有味。谢宝树手中拿的书是《剑仙谱》,乃是一本流传在大街小巷的小说志,这里面记录了天下九州出名的剑仙。苏茶手里看的,则是谢宝树储物扳指里,青云剑仙留下的那些剑谱。
按照鹿国公的话来说,想要一鸣惊人,必须先让自己沉静下来。
苏茶的修行,暂时还不着急,她常年打太极,鬼仙三境中的第一境,其实随时都能突破。只不过要想底子好,需要多加锤炼而已。谢宝树自己不是剑修,他不知道剑仙的境界,该怎么锤炼。
自己当年换骨的时候,可是拥有刘看山的一滴鲜血,还有一池子的水之精华。
于是,谢宝树从小摊上,买来了这本《剑仙谱》,就是为了了解一下历代剑仙的故事和修行方式。哪知刚刚翻开,就被里面的内容深深吸引了。就连苏茶喊他吃饭,他都不想吃。
最后,苏茶也搬了个小板凳过来,跟他一起看书。
《剑仙谱》分好些篇章,有讲已经逝去的剑仙,还有讲中土神州的剑仙,也有讲长安城的剑仙。总之,一个个篇章,你想看哪里的,就翻到哪里。大致上,分为两类,一是以时间,朝代分类。二是以地区,州郡和国家分类。
谢宝树从头开始看,看这种文章,比看儒家的那些大学问文章,要有趣的多。没办法,谢宝树就是这么一个俗人。因为《剑仙谱》是小说志,不是正史,所以记载的多是剑仙的传奇故事。
这本书,虽然不被正统人士认可,但是在百姓眼里,却是最为喜爱。
古往今来,老百姓爱看的东西,都没什么变化。传奇色彩,神话故事,只要你说的越玄乎,就越能吸引人。最简单的例子,比如说历代帝王,只要是有名一点的,就没有不伴随异象的。
比如当年的汉高祖,历史记载:其先刘媪尝息大泽之陂,梦与神通。是时雷电晦冥,大公往视,则见蛟龙于其上。已而有身,遂产高祖。
于是乎,大家都说高祖乃是真龙天子,纷纷拥护他。那个时候,修行界还不发达,真龙的名字,能唬住很多人。所以这个典故还算有用,为高祖身世,增添了几分神秘的色彩。要是换了现在,这招肯定不管用。
因为九州的老百姓都知道,真龙已经被某个老头子,砍回潜龙渊了。真龙两个字,不再是高贵的象征。已经很少有人称呼皇帝为真龙天子了,都称是九五至尊。跟汉高祖经历相同的,还有隋文帝。
皇妣吕氏,以大统七年六月癸丑夜生高祖于冯翊般若寺,紫气充庭。有尼来自河东,谓皇妣曰:‘此儿所从来甚异,不可于俗间处之。’
尼将高祖舍于别馆,躬自抚养。皇妣尝抱高祖,忽见头上角出,遍体鳞起。皇妣大骇,坠高祖于地。尼自外入见曰:‘已惊我儿,致令晚得天下。’为人龙颔,额上有五柱入一下。”
谢宝树点点头,继续翻看手中的《剑仙谱》。
鹿老爷子知道谢宝树,将自己的飞剑,还有养剑葫,一起送给了苏茶。如果说之前送青云剑的时候,这个年轻人,能让鹿老爷子高看两眼,那么现在,已经不是高看两眼那么简单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