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设置:
关灯 护眼
笔趣阁 > 磨刀 > 第二百二十章 想当个侠客

第二百二十章 想当个侠客

八千里剑气,就是这次事情的总结。

先这件事发生以后,四顾剑派的江南老祖,开始闭关,不问世事。众多剑仙,将那位长老活剐了,才慢慢散去。据说当时在洞府找到他的时候,这位长老,不止白日双修,而且将抢来的灵剑,就放在一边。

丝毫没有要隐藏的样子,犯了众怒。

众多剑仙还将四顾剑派的的灵气,都打散了好多。因为这件事情,如果想查明是这位长老动的手,实在是太简单了。可是四顾剑派不愿意调查,因为江南老祖觉得,一个著作了多本剑谱的长老,很显然,比一个死去的弟子要有用的多。

于是乎,八千里剑气便来了。

看到这里,谢宝树在大呼过瘾的同时,注意到一个细节。

那就是,在东醒狮州,能写出剑谱的剑仙,都十分受人尊敬。他知道是为什么,因为他到如今,也没有成为剑修。就是因为,剑修的功法,比体修功法还要难得。

苏茶修炼的《莲花剑诀》,不知道是不是青云剑仙亲自著作的。

谢宝树将往后翻了翻,才发现,在东醒狮州,十分强调著作两件事。四顾剑派的老祖,江南剑仙著作的简谱就有很多。《提铁甲篇》《海上篇》,还有最近没写完的《屠龙篇》。

可以说,地位极高。在四顾剑派的弟子眼里,江南剑仙,就是神一样的存在,他们崇拜得很。就连最开始的飞升的立派老祖,四顾剑帝,在他们心中,地位也是不及江南剑仙。

谢宝树估计,在路上碰到的那伙年轻弟子,就是四顾剑派的弟子。

他放下,准备去找苏茶,吃个晚饭。推开门一看,苏茶果然不在房间里,谢宝树准备去街上找找。这里十分繁华,人来人往,谢宝树找不到苏茶。

就在这时,他看到远方,有剑气冲天。

谢宝树觉得应该不是苏茶,但还是急忙跑过去,怕发生意外。走过去一看,虽然不是苏擦痕,但是跟苏茶也差不多少。此时的苏茶,正靠在一边,吃着糖葫芦。

而另一边,则是中午碰到的那群弟子。名为贾余的大师兄,此时正在赔礼道歉。

一个路人,身上浑身都是汤水,怒不可遏的指着贾余,说道:“你们是四顾剑派的弟子吧。竟然如此无礼,有没有师门长辈管教?难道你们身为大宗门弟子,就可以故意朝别人身上泼水?”

大师兄贾余连连道歉,低声下气。

在他身旁,正是小师妹,手中还拿着一个碗。看来,始作俑者,就是她。她现在却没有半点悔改的样子,只是躲在自己的师兄后面,对苏茶怒目而视。苏茶却吃个糖葫芦,慢悠悠的走到谢宝树身边,笑道:“她想泼我的,不过被我躲开了。”

谢宝树皱

了皱眉头,说道:“咱们走吧,这里太麻烦了。”

苏茶点点头,不去理会身后的喧闹,跟谢宝树回到了客栈。客栈里吃的不少,不过苏茶在外面闲逛,东西已经吃得差不多了。她就在一旁,看着谢宝树吃饭。看着看着,突然问道:“你说那个姑娘,为什么看我不舒服呢?”

谢宝树微微一笑,说道:“大概,是她师兄,看你的眼神,让他吃醋了吧。”

苏茶板起脸,说道:“小小年纪,不好好修行,反倒想这些东西。真是,大道怎么可能眷顾他们?”

谢宝树看着她,笑道:“你不一样是小小年纪么,还像个大人一样,多无趣啊。”‘

对于这个说法,苏茶很赞同,大人确实很无趣。她在无意间,看到谢宝树腰间的书卷,拿过来看看,饶有兴趣。在谢宝树吃饭的时候,她便在一旁翻书,看看东醒狮州的风土人情,剑仙风采。

在东醒狮州,除了散修剑仙,宗门剑仙,还有一类,就是道门的剑仙。

之前佛宗来东醒狮州传教,结果被人提剑砍走了。道门也是一样,这里一座道观都没有。但是有不少道门的剑仙,留在此地,不为传教。只为在剑仙中占据一席之位。证明,道门拿得出手的剑仙,也是有不少的。

不像佛宗,没有几个用剑的高手。

自古以来,大唐道门修行者就有剑仙的修行,并不是传说或者历史的虚构。在历史上著名的修行与剑仙有关的有玄天上帝荡魔天尊,还有吕祖——吕洞宾等。吕祖之名,在整个东醒狮州,可是响亮得很。

自古以来道家的修行就有千门万法,不拘一格,只要在根本上依循大道修行,都可以说是道家的法门,剑仙从根本上应该也是对自己精、气、神的锤炼,最后合于大道有所成就。

道门的剑仙之所以门徒稀少,不显于世的根本原因,大约是因为其修行的法门比较独特具有很大的杀伤力,容易让人沉迷于术忘却大道,所以对传承的人选择格外严格。道家虽然有诸多的法门,但总讲究齐同慈爱,看重生命,所以剑仙传承比较少。

虽然少,但是很出名。

历史上道门的剑仙虽然稀少,却不是没有记载,剑仙的修行者相对于其他的道门流派更具有传奇性,然而却也更加体现了道家并非背尘弃俗,独自修行的宗教。连稀少如剑仙这样的修士,流传于世的也大多是行侠仗义匡扶天道的故事,何况是道门其他的宗派呢,可见道门是一个志在求仙却不抛弃世俗的宗教。

最新一代,有个名为王紫玄的年轻人,便是道门这一代的剑仙传人。据传言说,王紫玄一个人,便能压住中土神州十大剑仙。

除恶扶善,借此修仙,这是王紫玄的修行

的口号。道家的修行本身就是有情有义,而非腐木朽石的,修行只需心中的一点光明,至善成仙而已,所以哪怕神仙,也大多有血有肉,而不是庙堂上的泥木疙瘩,这是中华文化与道教最大的特点。

王紫玄就是带着这种精神,在整个东醒狮州,留下了极为有趣的名号。“二痴”王紫玄,大家都这样称呼他。

因为他除了痴于剑,还有就是痴于惩恶扬善。

未成仙的时候,道门的修行也历练在红尘中,以自我的能力禳灾止恶、辅助天道。而剑仙正是依仗自己的剑术,除恶扶善、积功累行,借此修仙,不可谓不体现出了道家的驻世修行,不废人伦的情怀。

大道剑术——自古及今,一脉相承。

道门剑仙的修行当然不仅仅是为了自我的快意恩仇,更多的是为国为民,传承大道,不然也不能称之为道门的修行。大道运行有阴有阳,有生有杀,道家修行如同上面的故事一般讲求符合天道、抑恶扬善,以自身之力匡扶世道,而不是等待着他人的救助,可见道家修行自我、善恶分明的特性。

这种大道在剑仙之道的表现首先是剑仙的根本来源,第二则是它严格的戒律以及历史上的真正为国为民的大事。如果没有这些,剑仙也称不上修行大道,只能算是小术的一部分了。

道门中往往越是厉害的法术,戒律越严,既体现了大道神奇造化的同时,也表明了天道的慈爱严明,戒律森严。

关于道门呢剑仙的记载中,主要有三条大戒需要遵守:不得妄传人,妄杀人。不得替恶人出力害善人;不得杀人而居其名。这三条大戒充分显示了道教修行与传授的严谨和公正,无论是剑仙还是其他任何道教法门的修行,修行自身、驻世红尘都不可枉为。

因为道法不仅仅是术,更是大道的体现——慈爱公正,善恶分明,不居名利,最后才能以术入道,成就自己,也正是这些戒律才让剑仙成为了道家修行的法门,而非杀人的方术。

历代道门剑仙的记载除了上文个人的恩怨情仇之外,在国家社会的大是大非前,剑仙也常有参与,以维护修行与天道的善恶原则。在道门呢剑仙相关的记载中常有言明,剑仙修行者主要是为公事出力,而非私仇,其剑术有严格的使用范围,主要是国家体系中不顾百姓疾苦,昏庸无道的贪赃枉法者。

那些文官武将、封疆大吏乃至帝王国主,无法由法律得到适当的制裁,就是剑仙替天行道、积功累行的对象;而那些舞文弄墨、偷奸耍滑的文吏和武断的土豪之类,由刑法主之。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