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铃铛,为什么那么重要呢?因为它象征着身份地位,是道门修士的象征。拿过这个铃铛之后,谢福缘根本就没有犹豫,在泰山之上,就立马把它炼化成本命物。它是一件半仙器,没想到,被谢宝树一刀砍没了。
本来谢福缘计划着,下一次道门大典,他就带着铃铛,加入道门。未来破境,说不
定还能捞个真人的职位玩玩。
道门的十二位道君,怜悯道门信徒,按照《道门十规》的要求,传度弟子可度人度己,安神立命,参拜名师,早日授箓。公众号嗣汉天师府,一旦授箓,只要一心从道,不犯科积愆,不犯国法,多积功德,到登真之日,就有通关文牒,免受冥府轮回之苦,永侍三清圣祖门下,还可荫佑子孙,为后世子孙积累阴德福报,免遭灾难。
为了这件事,谢福缘,谋划了很多年,花费了很多心血!
被谢宝树一刀给砍没了。
他打量了一下四周,看看能不能,在这里,把谢宝树给杀掉。但是神木桥的震动,引来了许多剑修的驻足。他不能在这动手,最后看了谢宝树一眼,他带着自己的人马,往谢府飞去。
谢宝树看着缓缓坠落的神木,他有些难受。神木桥下,还有一个寺,若是这神木倒下,寺怕是就没了。谢宝树将斩恶刀收好,自己则是朝缓缓坠落的神木桥下飞去。他身旁的王紫玄愣了一下,问道:"你想干什么?"
谢宝树没有理会她,在许多人的眼光中,来到了倒塌的神木之下。
体内仙种的力量蓬勃而出,谢宝树用双手,托住了缓缓下坠的圆木。他感觉到,整个脑海,轰鸣声不断。这一截圆木,实在是太重了。好再四周有剑仙,看到他的举动,纷纷走过来,用剑气帮忙支撑起圆木。
人多力量大,这神木,竟然慢慢的稳住了。
坚持许久,当地管事的人才带领着工匠,过来维修这座神木桥。
来的晚的人,已经不知道这一刀,是谢宝树砍的了。他们看见谢宝树挺身而出的样子,都对他竖起了大拇指。不管是刀客,还是剑修,只要做出来的事情,值得佩服,那在醒狮州,大家都会佩服。
谢宝树却有些不好意思,这件事,本来就是自己搞出来的。
过了许久,神木桥,终于恢复了原装。只不过,东岳大帝亲自提的那块牌匾,也被谢宝树一分为二,难以复原了。
谢宝树离开了桥面,他觉得有些欣慰,现在大唐果然国力强盛。这么大一座桥,竟然只用了半天的功夫,就能修好,正是效率极高。若是让凡俗之人来修建,怕是不知道要到猴年马月了。
这些修桥的修士,有的是自愿的,有的是官家的。当有人要给这些散修工钱的时候,他们纷纷散去了。
自古以来,修桥补路就是造福乡梓、行善积德的事情。有时候,从穷到富的距离不远,只需要一座桥;从生到死的距离不远,中间也只隔一座桥。当不计较修桥的付出时,往往会得到丰厚的回报。可斤斤计较这些时,结果却往往远在人的想象之外。
谢宝树忙完以后,感觉有些脱力,他来
到王紫玄身边坐下,看着那些散修,感叹道:“这些,都是好人呐。”
王紫玄点点头,说道:“你也不差。”
谢宝树苦笑一声,这件事,是他的锅,自己只是尽到自己的职责而已。民间一直流传着这样的俗语:为人莫做亏心事,举头三尺有神明。《太上感应篇》中说,“太上曰:祸福无门,唯人自召。善恶之报,如影随形。”
如果他今天,就这样离去了,内心注定会不安的。
王紫玄对于谢宝树的态度,非常欣赏。
因为在道门中,有意经典道经《太平经》云“力行善反得恶者,是承负先人之过,流灾前后积来害此人也。其行恶反得善者,是先人深有积蓄大功,来流及此人也。能行大功德万万倍之,先人虽有余殃,不能及此人也。”
所谓的“积善之家必有余庆,积不善之家必有余殃。
谢宝树的行为,不说大善,最起码无愧于心。
而那些散修,王紫玄则是看了很高兴,因为这些人,从小就是她的榜样。天道承负,因果不虚,通三世甚至千百世。不要因为昨天行善而今天仍受苦就怨天尤人,也不要因昨天作恶今天未见恶报就误认为因果不为律,世上一切都在变,只有因果律永恒不变!
王紫玄看着谢宝树,说道:“几乎每个人的一生,都不会是一帆风顺,总有数不清的不如意伴随在你我身边,所谓愁与恨、悲与苦、烦恼与失望、坎坷与不平,让我们无法逃避。放眼整个修行界,战争、饥饿、贫穷、暴力死亡、总在时时不断地影响着我们,可以说,在这个娑婆世界,我们的生命虽然何等短暂又无常。能顺心所为,自然是好的。”
谢宝树点点头,终于明白,王紫玄身为道门修士,却有这样的脾气。
他有很多前辈,教他做人,王紫玄也有。
东醒狮州,剑仙最多,豪气也最多!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