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往上一点,谢宝树终于知道,为什么千百年来,只有寥寥七人,能登上崖畔了。
他感觉到了,自己金丹境界的修为,四周的剑气,不会超过太多,却又到自己极限的样。这是一种很有意思的感觉,因为连谢宝树都不知道,自己的极限在哪里。他觉得有意思,顿时,体内的仙种爆发,接着御风往上。
谢宝树听说了,在这剑仙崖,登上最多的,除了剑仙,就是文人。
他们为了欣赏美景,想登上高崖,上眺青云高天,下望千山万水,美景尽收眼底。其次,登崖可以释放情绪,述志抒怀,文人往往会登上高处,以诗文
的形式来进行宣泄感叹自己的悲惨生活。
谢宝树一心登崖,神色坚定。
在他原来的地方,中年人看着谢宝树的身影,内心有些不解。他是无名剑仙的弟子,长安城的一位王爷,当今圣上李文剑的兄弟,李扶摇。他来着无名崖畔,已经很多年了。今天早上,竟然听到师父的传话,让他来请这个少年登崖。
李扶摇拜师已经百余年,从来没见过,有谁能让师父无名剑仙用出请这个字的。眼前这个少年,虽然厉害有奇特之处。但是千百年来,这世上,有多少有奇遇的年轻人,来过这里?为何师尊,偏偏对这个年轻人有特殊的。
李扶摇搞不懂,正如他搞不懂那些皇宫里的争斗一样,早早来了醒狮州。
当时,他和李文剑,都有望坐上皇位。虽然那时的他,只是一个王爷。王爷这两个字,一听到王爷二字,可不一定是皇室贵族,这个称呼不仅仅限于皇室中人,一些对国家做出巨大贡献的人也可以被封为王爷。
李扶摇当年,既是皇亲国戚,又有大功劳。他一人一剑,带着玄武卫,平定了当时南罗琦州的震乱。要知道,没拜师之前,他也才是一个金丹境界修士。在满是大佬的南罗琦州,竟然能来去自如,实在是有本事。
封王起源于汉朝,当时皇子和皇上的兄弟都会被封王。而从魏晋以后,对王的划分更加精确,封王分为亲王和郡王。只有皇上的兄弟和皇子才能称得上亲王,即使对国家做出再大贡献的普通人也不会被封为王爷,郡王的范围相对王爷来说就比较广泛,上到太子的儿子,下到文武百官。随着时代的更替,虽然每个朝代的封王标准不同,但其大体内容都相差无几。
在大唐的制度中,亲王是王爵的第一等,其地位和权利都是相当的高,可谓是一人之下,万人之上。郡王是比亲王低一级的爵位,那么他的限制就自然而然的没亲王那么严格了,除了皇室贵族外,贤能的官员以及有杰出贡献的人也可以被封为郡王。但在明朝郡王是一些人的专用爵位,特指没有继承亲王爵位的其他儿子,其他人是不能被称为郡王的。
历史上,王爷要么没有势力,做个富贵王爷,要么有很大势力,但最后却会被皇帝设法除掉。
那个时候,李扶摇两样都没选,他带着自己的剑,一人来到了东醒狮州,再无踪迹。当李文剑登基以后,才传出消息,他登上了剑仙崖,成为了无名剑仙的第七位弟子。也是近百年来,无名剑仙收的最新一个弟子。
李扶摇看了看大黄狗,笑道:“你想不想上去?”
大黄狗点了点头,显然很感兴趣的摇了摇尾巴。
正在登崖的谢宝树,突然放慢了速度,因为他突然
意识到,登崖必须要克制自己,不能想着一步登天。不能一鼓作气,一定要留够体力。大概走了将近三分之一的时候,便开始气喘吁吁,这个时候肌肉开始酸胀,而向上望去,了无尽头,便心中萌生退意,这不仅仅是身体上的考验,更是心理上的折磨。
李扶摇看见谢宝树放慢速度的动作,微微一笑,悟性还是很不错的。
登崖切记不能牟足了劲往前冲,这样是绝对走不上实话,已经很不错了。在所有登崖的人中,他能排进前五。此时,当谢宝树追上他的时候,他已经没有力气了。但还在努力的往上爬,似乎是很不服气。
直到,谢宝树经过他面前的时候,反手竖起了一个中指。
这个剑仙脸色铁青,在四周剑气的碾压下,昏迷过去,跌入海底。四周有其他的剑修,急忙将他打捞出来。这里的人,都会互相帮助。因为你不知道哪一天,自己登崖的时候,会不会昏过去。
所以这是剑仙崖,一个不成文的规定。
落水的剑仙,必需有人救助。
谢宝树没有理会这些事情,接着往上飞。
四周的剑气,已经形成了一个非常恐怖的威压。在登崖的途中,他回头观望,望见了往昔,声音和景象,飘烟的屋道:“来吧,上来吧,再往前一步,就是长生大道。”
他身旁有人说:“练了刀也不要紧的,再重新练剑也是一样。”
唯一的那位女子剑仙说道:“小师弟,长得真是俊俏。”
谢宝树看了看他们,却突然松开了手,任由自己的身躯坠落,跌入大海。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