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设置:
关灯 护眼
笔趣阁 > 磨刀 > 第二百五十七章 吃了三朵花

第二百五十七章 吃了三朵花

可是轮到方遥这里,他一人,连一个州都救不了。

亏他还总觉得,自己是真正的主角,天命所归。

他站起身来,准备走到内屋,有些事情,要找华老谈一谈。路过小巷口的时候,方遥看见了一盆花,他眼神微动。这盆花,好像是自己女儿搬来的。

女儿方梦醒最讨厌花花草草,怎么会给自己搬来一盆花呢?

一花一世界,花有花的姿态、花的精神,有的花与佛相关相连,花开,如同见佛。

这盆花,很是奇怪,是由四种不同的花,组合而成。其中一朵,名为优昙婆罗花。传说,优昙婆罗花是三千年才开一回,一般在夜里盛开,芳香极美,翌晨即萎,如同昙一现,有瑞祥之气。传说,知转轮王出世,此花才生,可见是极为难得的不世出之物。在释迦牟尼佛之前,还有六佛曾经住世,其中拘那含佛在经历磨难后在优昙婆罗树下成就正觉。

优昙婆罗花是传说中的仙界极品之花,因其花“青白无俗艳”被尊为佛家花,西方极乐佛国中善见城之优昙,与备受推祟的阿修罗城的莲、持国天城中的水仙和爱染明王城中的牡丹同属极品,沾皇家的华贵气息,三千年一开,花开时有瑞祥之气缭绕,观者受福。

第二朵,是一朵莲花,佛宗把莲花看成圣洁之花,以莲喻佛,象征菩萨在生死烦恼中出生,而不为生死烦恼所干扰。它代表一切活动的鼎盛阶段,而进行这些活动是为了完全避免堕入轮回之错误。

神灵端坐或站立的莲花宝座象征着他们的神圣本源。由于莲花在佛宗上的神圣意义,

佛经中把佛宗圣花称为“莲花”,把佛国称为“莲界”,把袈裟称为“莲服”,把佛经称为“莲经”,把佛座称为“莲座”或“莲台”,把佛寺称为“莲宇”。许多佛教故事都与莲花有关,据说后来成为佛祖的悉达多太子出世后,立刻下地走了七步,步步生莲。所以莲就成了他诞生的象征。

方遥虽然是体修,但以前,也是在佛宗修行过的!

他有些懂女儿的心思了,微笑着,看着第三朵。

第三朵名为曼珠沙华,开在天界之红花,又叫做彼岸花、天涯花、舍子花。

相传它只开于黄泉,一般认为是只开在冥界三途河边、忘川彼岸的接引之花。彼岸花如血一样绚烂鲜红,铺满通向地狱的路,且有花无叶,是冥界唯一的花。彼岸花传说有魔力,能唤起死者生前的记忆。

在黄泉路上大片大片地开着这花,远远看上去就像是血所铺成的地毯,又因其红得似火而被喻为“火照之路”,也是这长长黄泉路上唯一的风景与色彩。当灵魂渡过忘川,便忘却生前的种种,曾经的一切都留在了彼岸,往生者就踏着这花的指引去向幽冥之狱。

这是一朵异域之花,方遥没有多看。

因为太过妖艳,是有毒的。

最后一朵,乃是曼陀罗花,佛经上说,释迦牟尼成佛之时,大地震动,诸天神齐赞,天鼓齐鸣,发出妙音,天上落下曼陀罗等花。至此,释迦牟尼已成就菩提道果,遂开始传授他所证悟的宇宙真谛。

所以,此花与佛门有缘。“曼陀罗”有多层含义,它作为象征宇宙世界结构的本源,是应用非常广泛的供品之一,也是变化多样的本尊神及众神聚集居处的模型缩影。供奉曼陀罗的意思是用世间最珍贵的宝物盛满三千世界奉献给佛、法、僧三宝。在佛经中,曼陀罗花是适意的意思,就是说,见到它的人都会感到内心愉悦。它包含着洞察幽明、超然觉悟、幻化无穷的精神。具有这种精神的人,就可以成为曼陀罗仙。

方遥走上前,伸出手,粗暴的扯下花盆中的其中三朵花,牛嚼牡丹般,吞下肚子。只是一瞬间,他便感觉,伤好了不少。唯独留着曼珠沙华,方遥笑着,离开了这里。

他来到内堂,传宗阵,正是在这里。

一个开阔的空间,一座巨大的阵法,坐落在地上。这是方家的古阵,跟许多云海仙门,都有联合。刚才方遥将那两封信,传给蛰龙寺,耗费了不少仙玉。

传送的一方,肯定比接收的一方,花费的仙玉要多得多。

正在沉思之际,突然间,传送阵亮了起来。方遥皱了皱眉头,难道蛰龙寺,这么快就有了回信?他连忙按下接收按钮,顿时,一阵巨大的光芒亮起。

传宗阵,

必需两方都同意,才能开启。而且根据传送的东西不同,时常也不同。方遥看着亮光,问道:“怎么回事,回来的不是信嘛?那么这么亮。”

一个人影,从传送阵中走出,来到方遥面前。

他一头白发,还披着一个披风,整个人壮硕无比,看起来比方遥还要壮实。似乎有些不适应传送阵的方式,他活动活动筋骨,走到方遥面前,问道:“谢宝树那个臭小子呢,竟然敢在信上这样跟我说话。”

(本章完)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