倒海真人看着许青丝,笑道:“你可别动手啊,到时候我就怕这紫气州,地方太小,装不下我的法相金身啊!”说完,他伸出手,一弹指,便灭了许青丝手上的香火。
齐云山上,谢宝树他们,正在欣赏美景。
登封桥时历多年至今保存完整,十分罕见。究其原因,在桥的北头能看到一
块“峻示”禁碑,全文内容是:“严禁骑马打晒,毋许煨曝秽污,栏石不许磨刀,桥脚禁止戮鱼”。
桥下清澈的横江缓缓流过,乘竹筏泛游江上,如同画里一般。桥上昔有亭、庙,今已毁。桥南端有二柱冲天式石牌坊,上书“登封桥”三个大字。
望江面好似一条玉带,水色澄碧,江天一色,如一幅清丽的山水长卷。桥上石罅间,有青藤薜萝,给沧桑的古桥平添几分生气。曾经有一位大旅行家就是沿登封桥这条老路攀上齐云山的。
站在登封桥上,远眺齐云山,但见群峰林立,山披翠微,云蒸雾绕。过了登封桥,一路气喘吁吁、拾阶而上,蜿蜒曲回的幽幽千年古道,仿佛印记着旅行家的足迹。
过了风虎关,就是太素宫。这是山中最大的宫殿。太素宫的选址,完全依照四灵兽格式所建,四灵兽即道教上的左青龙、右白虎,前朱雀、后玄武。
太素宫左有钟峰,右有鼓峰,后倚玉屏峰,前对香炉峰,更有象征五行的五股清泉在殿前汇为一水,蕴含九九归一之意。作为正殿,太素宫位居齐云山中内环的中心点上,是核心部位,是风水中的穴。刻有“奇峰独拔”大字的悬崖下,人们为了祈福撑起来条条竹竿。
直到日暮西沉,沿月华街、过太素宫,握铁索登石梯上一线天,东望香炉峰披上了落日的金色余晖里。西眺万壑群峰,暮色苍茫,残阳如血,远山处如镶金边的落日,此时正圆,光芒四射。转眼间,西天的最后一抹晚霞已经融进冥冥的暮色之中,天色逐渐暗下来了,四周的群山呈现出青黛色的轮廓。
谢宝树回头问道:“这山怎么样,你们喜欢吗?”
杨山鬼点点头,说道:“在海边呆久了,现在看到这样的大山,别有一番风味。这紫气州虽然是九州中最小的一州,但是,山却不比东醒狮州差。”
一旁的宋恒倒是很好奇,问道:“这么灵气十足的山水,竟然没有一条龙的气息,你说奇怪不奇怪?”
谢宝树微微一笑,说道:“哪里奇怪了,你可别忘了,这紫气州的许家,出了一位斩龙道君。哪里还有蛟龙,敢生在这里?跟见到你一样,那些蛟龙,都躲得远远的。”
宋恒唉了一声,说道:“斩龙刀好久没出鞘了,都不锋利咯。”
谢宝树指着不远处的高山,惊道:“你们快看!”
一个高大的身影,出现在齐云山巅,他身穿道袍,像极了谢宝树曾经见过的,武当山和风真人的法相。此时,他似乎很是得意,看着紫气州,故意大声说道:“这紫气州,也没有海嘛,掀不起什么风浪。”
倒海真人的声音很大,似乎要传遍整个紫气州。
紫气州的境土,真的不大
,所以显得倒海真的法相,十分巨大。他摇晃着身体,寻找谢宝树的身影,准备一脚下去,将这个蝼蚁给踩死!
紫气州的人们,一时间惊恐不已,一些山上的云海仙门,呆呆的看着倒海真人的法相。他们的修为,也不是很高,陡然见到这么巨大的一座法相,心中自然会觉得不安。
那些山下的凡俗之人,则是看不见法相,只觉得天空突然黑了,似乎是有某样东西,遮天蔽日。
宋恒皱了皱眉头,右手已经拔出了斩龙刀,准备飞身上前。他已经看清楚了,这位真人的法相,十分凶猛,就是朝着谢宝树来的。杨山鬼则是迅速站在谢宝树身边,随时准备出剑。
谢宝树已经不是第一次看见真人的法相了,再次看见,还是有些失神。
在倒海真人的法相旁边,一个身影急速飞来,正是齐云山山主,姓何的老真人,他此时一脸焦急,看着倒海真人,说道:“快收了神通吧,那许州主,可不是好惹的。”
倒海真人不听,他已经找到了谢宝树的坐在地,伸出右手,就朝谢宝树抓过去。
齐云山大殿中,许青丝手中拿着刚才被倒海真人弄熄灭的香火,此时,他已经重新点燃了这根香火。香火还有不少,许青丝一点都不急,等着它燃尽。
在倒海真人显露出法相的时候,许青丝有些忍不了了,他深吸一口气,然后对着手上的香火,使劲吹了一大口气。然后再吸气,再吹。
火接住风势,吹的很快,一根香,很快燃尽。
许青丝站起身来,看来一眼外面。
倒海真人突然感觉,自己身形有些站不稳,他很好奇,自己这金身法相,可是很结识的。难道还有风,能把自己吹动?他扭头一看,却突然眼前一花。
山下的谢宝树看到,一个更为巨大的身影,在倒海真人身后出现,只是一只手,便将他像抓小鸡一样,抓在手中。那身影微微一笑,说道:“装比也装够了,可以去死了吧。”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