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设置:
关灯 护眼
笔趣阁 > 磨刀 > 第二百九十四章 大唐的那些牛人

第二百九十四章 大唐的那些牛人

选拔人才是古代皇帝最看重的一件事情,因为大臣用好了,不仅自己轻松,而且,江山也会更加的稳定。因此,如何更好地选拔人才就成为每一个皇帝忧心的大事。如何才能做到唯才是用,对每一个明君来说需要用心考虑的事情。

如何让真正有用的人才不被耽误,成为每朝每代皇帝的烦心事。解决这个问题的,正是大唐圣后,武则天。

武则天在登上皇帝之位后,采用了一种新制度——试官制。试官制要求所有上岗的大臣都必须先实习,即在实际的情况中查看他们的能力。实习期间,如果没有能力的就会换成其

他的人,有能力的就能被留下来。

取得实习权,分为自荐和他荐,当时的老百姓可以自己或被他人推荐的形式入朝为官。朝廷会组织统一的面试,通过的人就能在朝廷为官,推荐的就是有一些大臣或者是地方的官员推荐一些有用的人才到朝廷上。

通过实习,能力强的人可以在朝廷重要的岗位做官,,而那些能力稍微差一点的则是会到一些不太重要的地方实习。这种制度实际是科举开始的举孝廉制度的结合和发展,是对唯考试从的一种否定,毕竟,书读的好,试考的好,就意味着能力,就意味着有治国能力。

这样下来,天下的才子都能有很好展示自己的机会,虽然武则天不是科举制的创始人,但是,她却是将科举制更好利用的人。这样一个政策,让更多的人有机会大展身手,武则天手下拥有了一批流传千古的名臣大将。

她,是大唐的第二位牛人,也是女人中的典范。

大唐的第三位牛人,便是刘看山,如今还在世。

听说他跟圣后,是同一时期的人。为大唐镇守两界山几千年,经历了无数的生死战斗,在所有体修中,能跟他相提并论的,只有皇帝李二。

谢宝树连着说完这三个人,然后看着神霄真人,问道:“这三个牛人,是不是说明,我大唐跟别的国家不一样?你们道门,才是休想染指我大唐。”

神霄真人点点头,对传说中的那三个人,也很是佩服。不过,他话锋一转,说道:“这三个人,都不在了,如今的大唐,需要改变。”

谢宝树却接着说道:“除去他们,我大唐还有很多将军。”

“尉迟敬德,勇武善战,一生戎马倥偬,征战南北,驰骋疆场,屡立战功。原为刘武周部将,刘武周灭亡后投降李二。起初不被众将信任,几乎被处死,但李二坚持起用他。李二与王世充决战时有单骑救主之功,得以稳固地位,武门之变亲手杀死李元吉,又威逼李渊下旨立李二为太子,拥立之功第一。突厥倾国进犯时以骑兵迎击取胜,为李二求和打下基础。”

“秦琼以勇猛彪悍著称。最初是隋将来护儿部将,后随张须陀讨伐李密。兵败,张须陀战死,秦叔宝归裴仁基部下,又随裴投降李密,得到重用,被任用为帐内骠骑。李密失败后,投降王世充,因不满王的为人,同程知节等人一起投唐,被分配到秦王李世民帐下。随李二南征北战,是一个能在万马军中取敌将首级的勇将,但也因此浑身是伤。”

“薛仁贵,大唐初年名将,北魏河东王薛安都六世孙。于贞观末年投军,征战数十年,曾大败九姓铁勒,降服高句丽,击破突厥,功勋卓著,留下了“良策息干戈”、“三箭定天

山”、“神勇收辽东”、“仁政高丽国”、“爱民象州城”、“脱帽退万敌”等典故。”

“徐世勣,字懋功,因懋功二字的发音与茂公相同。高祖李渊赐其姓李,后避唐太宗李二讳改名为李勣。早年投身瓦岗军,后随李密归唐。他随唐太宗李二平定四方,两击薛延陀,平定碛北。后又大破突厥、高句丽,成为唐朝开疆拓土的主要战将之一,被李二称为“唐初三大名将之一”

谢宝树看着神霄道人,说道:“我大唐当初有名将,现在一样有名将。你放心,万里长城,既然能建的起,我们就一定守得住。”

神霄道人看着谢宝树的样子,笑道:“小子,你还真是口出狂言啊。知不知道,我道门,为了将来能守住两界山,出动了多少真人神君?说出来,怕吓死你。”

谢宝树问道:“那又怎样?”

神霄道人说道:“妖族进攻,绝对不是一两个人厉害的人,就能守得住的。大唐剑仙,体修多,可只要没有一个人,像刘看山那样,对妖族有着致命的压制,那长城就守不住,你懂了吗。”

谢宝树点点头,说道:“这个道理,我懂。”

神霄道人点点头,说道:“既然如此,不妨告诉你,我道门这次出动了三分之二的实力,就是为了帮助你大唐,抵御妖族。三分之二不可能不知道是什么概念,只能说,真人遮天蔽日。不止如此,我们还布置了一座大阵。这座大阵的阵眼,最低都是真人级别的道门修士,你说我道门付出的代价大不大?”

沉默片刻,谢宝树说道:“大。”

神霄道人接着问道:“那我道门想在九州传教,应不应该?”

谢宝树点点头,说道:“应该。”

神霄道人伸出手,说道:“把你手中的令牌给我。”

谢宝树摇摇头,说道:“我大唐如果守住两界山,就不需要你道门来守卫,自然也就不应该传教咯!”

(本章完)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