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脏之精华聚于二目,白眼珠属肺,黑眼珠属肝,瞳仁属肾,大眼角属心,小眼角属脾。
二目是心灵的窗户,古称二目为日月,又为金公木母、金乌玉兔。又称人之灵在脑,其机在目。二目的名目繁多,不可枚举。在修炼道家性命双修功的整个过程中,人的二目肩负着最艰巨最复杂而又最重要的任务。
如含眼光、返观内照、回光返照、久视、运行日月、大小周天、运河车以神驭气等,都必须借它的神威来达到预想的效果。功纯者不仅耳不聋、眼不花,而且一直到老日光炯炯,神清目明。
谢宝树谢过这位城隍爷,然后来到沈荷面前。
两人感慨颇多,曾经一起联手杀敌的时候,一个刚刚修行,一个如履薄冰。现在不一样了,一个是天水州的天才,一个是天水州的州主。
风水轮流转啊。
沈荷什么都没说,只是拍了拍谢宝树的肩膀。
谢宝树拱手道:"青山不改,绿水长流,咱们后会有期。"
于是,他跟景宁,还有杨山鬼,一起赶往两界山。一路上,谁都没有说话,因为这次去,可能就没机会回来了。谢宝树看着景宁,很是高兴。
景宁大仇报了一半,剩下的就是回扶风国。
两界山还挺远的,所以他们一路上,没有走的太快,反而看了看路边的风景。看见了土地庙,进去烧了两柱香。
还没有踏进庙门,抬头一看天空,只见东方的天际有道金光一闪,灰云顿时散去,太阳露出半个脸来,乡村土地庙,里面似有神灵惊动,香客施礼,天有感应。
当地的老百姓,有不少虔诚的善男善女,每逢农历初一、十五、二十五,都要到土地庙敬香,焚香跪拜,祈祷神灵,驱灾避祸,求福纳财,万事如意。至于平时,老百姓们都是在自家櫃上供奉的观音菩萨像前敬香,大家已成共识,照此规矩,乐不知疲。
土地庙的外墙是酱红色的墙砖
,屋了一些事情。
在这里,土地又被称为八公,是每个村都建有个八公小庙。“八公”是当地的土话,也就是供奉本村的土地爷爷和财神爷的地。
村里有个顽童,大概十岁左右,他相当顽劣,简直是变着花样地捣蛋。村里孩子上学都要经过拜八公的地方,那天上学路上,有同伴说八公很厉
害,不能得罪。他说这有什么,他就不怕。于是,他跑过去对八公的土地庙上撒了一泡尿,自鸣得意地走了。
第二天这个小孩就像疯子似的,看到东西就死命地往上撞,见门也是撞,见墙也是撞,控制不住地不断伤害自己,家里人没有办法,只得找根铁链子锁住他。可尽管被铁链子锁住,他还是不断地去找东西往上撞。
父母爷爷奶奶去了土地庙很多次,烧香磕头,请菩萨帮忙解决。后来孩子才算恢复正常了,但从此以后,这孩子就没有以前那么古灵精怪、活泼开朗了。
还有一件事,在洞庭周边一个叫棠里的地方,有户人家姓黄,是远近闻名的富户。黄家要造花园,但是地方太小不适合。他家东边是个土地庙,香火废弛,早已经破烂不堪。于是黄家家主就跟负责看守土地庙的庙祝商量把这块地买了下来,把庙扒了,上面建设亭台楼阁,十分精美。
过了有一年左右,一天,黄家家主的妻子正在卧室内梳妆,忽然倒地不起。伺候在家主夫人身边的侍女看到了赶快去扶,夫人没有扶起来自己也倒地不起。
过了一会,侍女站了起来把夫人扶起来,又找个椅子放在大堂正中间坐北朝南,请夫人坐下。夫人做好就大声说道:“我乃是苏州城城隍,奉了都城隍的命令来审理你们家私自买卖土地庙的事情。”声音雄厚不是江南吴语,而是中原地区的口音。
语毕,惊动了众人,大家纷纷过来查看。那位扶起夫人的侍女赶快跪下说道:“太湖水神参见城隍。”又有一位侍女也跪下道:“棠里巡拦神参见城隍。”
城隍对他们一一点头示意,然后又命令周围围观的黄家众人左右站成两排,如有不愿意的,便命人拿长棍杖击。很快众人听命站成两排,城隍又喊道:“原告土地神上前讲话!“
就见下首走出一人跪在堂下喊冤道:“棠里土地神参见城隍,下属要告黄家家主夺我立身之地。”
城隍又传黄家家主过来问:“买地所用钱财多少,中间人是谁。”
家主非常害怕,跪在地上表示愿意将花园拆了,重新修建庙宇。城隍见家主愿意退还土地,非常满意,于是就命人找来纸笔,当场挥笔写下判词:”凡人强占神的土地,本就罪大恶极,更何况土地神年纪老迈,身无长物,野地里露宿一年有余,非常可怜。在这期间多次上诉到城隍府,考虑到人神有别,我本不愿受理。”
“土地神不得已越级上诉到都城隍,都城隍方才命我受理此案。如今既然你愿意退还土地,重建庙宇,我再罚你要常常供奉土地神,日常酒食香火不可缺少。中间人为了小利牵线搭桥买卖土地神庙宇本该受罚,但是念其所
得报酬不多,待得新庙落成,可罚他于落成仪式上唱戏赎罪。至于卖地庙祝,如今已然身死,一身罪孽遭阴司审理,已不在本官管辖范围之内。“
写完将判书交于黄家家主,头颅一歪,没有了动作。黄家家主看着手里的判书,字体苍劲有力,明显是男人字体,况且黄夫人并不会写字。
过了一会,黄夫人醒来,不知自己为何在大堂上,问她刚才做的事情也不知道。
后来,黄家家主按照判词吩咐退还土地,修建庙宇,还请来中间人唱戏为新庙祝贺,土地庙香火旺盛至今。这两件事,都说明了神灵的存在。
杨山鬼不想与这人纠缠,打发他走了。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