瘸爷脸色一变,“后生,你也懂翡翠?”
“懂翡翠的人很多,但是这样就能看出‘玉壶冰心’的,怕是没几个吧?”余耀微微一笑。
瘸爷放下手中的小紫砂壶,“年纪虽轻,见识不浅啊?”
“民国年间,珠宝界有一位赫赫有名的人物,名叫马玉亭,他从西疆进料和田玉,从缅甸进料翡翠,在燕京加工,在沪海销货,后来还把生意做到了欧美,人称玉石大王。特别是他的翡翠件,不作假,不惜料,工艺精,很多达官贵人都以买到他的货为荣。”
余耀这一说,不仅瘸爷惊了一下子,就连老周和濮杰也惊了。
老周最擅长的就是玉器,也知道这个马玉亭,但是,要让他像余耀这样流利地张口就来,肯定是做不到的。
这小子的脑子里,到底装了多少东西?
“说得不赖。”瘸爷点头,“眼力也不错。”
余耀继续说道,“这马玉亭见的翡翠料子多了,可让他特地郑重命名的,只有一块,玉壶冰心。”
据说,当年马玉亭在缅甸收了一块老坑带皮原石,别人都不看好,认为难出绿,就连几个同行也觉得可能会切垮。
可马玉亭慧眼独具,甩出一句,“出不了绿,一样可能是极品。”
切开之后,这料子确实不带绿,也不是,趴着的是指盘碟碗这些;站着的,则是瓶尊罐之类。
阿福再度拿过来的,是一件小巧的青花梅瓶。
小圆口短脖,丰肩圆肚子,瘦底圈足,梅瓶造型确实很优美。而这个称呼,是明朝才有的,口小只能插梅枝,如此命名颇具诗意。
不过,梅瓶这个造型,宋代就很流行了,当时主要是当酒瓶子用,叫做经瓶。
梅瓶的形制,的确很适合当酒瓶子。但是当酒瓶子用,为什么会叫经瓶呢?
这是因为宋代皇家有一种讲经制度,谈经论典之后,皇上要招待大家吃吃喝喝一番,用的就是这种造型的酒瓶子,由此得名经瓶。明代,这种瓶子的观赏性已经远远大于实用性,就又有了梅瓶这个名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