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设置:
关灯 护眼
笔趣阁 > 剑侠新传 > 第十三回 拜入青城(一)

第十三回 拜入青城(一)

在沃野千里素有“天府之国”美誉的成都西侧,有一座青郁幽静的道家名山日青城。青城山四周群峰环绕,宛若城郭,挡却了诸多尘世喧嚣嘈杂;山中郁郁葱葱,常年青翠,松竹枫柏覆盖,绿荫之下观阁宫亭无数;又有清泉溪流夹杂,碧湖绿水映衬,春花秋实点缀。自古便是青城天下幽。因其隔绝尘世清幽寂静,便成了修行之人的绝佳之地。传说有人于此得道成仙,羽化飞天。青城山由此也增添了不少的神仙之气,更让人心灵向往。

不知是何年月,道人张道陵由江西龙虎山来到青城山,立即就被山中的仙气所吸引。于是,欲要在此传道修炼,开宗建派,纳徒授学。张道陵当初创立的门派便是如今武林中的佼佼者青城派。从道陵祖师创派至今,青城派历经无数风雨坎坷,成就了其武林中数一数二的地位,有如一颗耀眼的明珠光彩夺目。如今的掌门人张伯远连任数届武林盟主,更是连连让武林各大门派顶礼膜拜四方朝圣,为青城添上了许多的光辉。

青城有三剑,除了张伯远,另外三人便是其大师兄吴欲仙和其师弟俞青竹。三人武学造诣脱颖而出,有如鹤立鸡群。尤其是吴欲仙和张伯远为首,俞青竹次子。

吴欲仙与张伯远一样,同是习武奇才,诸多秘籍剑法一点就通,同时又痴迷苦练,在诸多弟子中青城剑法率先练到第八层,竟然追赶上了其师傅。青城剑法乃道陵祖师所创,分为十层,前五层在江西龙虎山所创,后五层于来到青城山后所创。除了张道陵,历代青城弟子未有练到第十层的,顶多就是第九层。一心醉于武学的吴欲仙,本是大有前途,一片光明。然而其师傅以及诸多师叔师伯的相继离世,让其悲恸之中感慨万千。吴欲仙从这些生老病死中体会到:“纵使一个人武功练得再高,也终究难逃一死。”从此,他便不再专研武学,不再过问江湖之事,一心只在青城后山修炼成仙之术,以冀他日能够永生,名字也有原来的吴之武更改为吴欲仙。

俞青竹本是一介读书人,满腹经纶,子建之才,十八岁便蟾宫折桂摘得状元,很是春风得意。有如此的才华,本应是得到重用,仕途本该是平步青云。但无奈宦官当道,小人专权,由于其一身清廉正气,俞青竹很快就受到了排挤,遭到很多诽谤谗言,差点就殒命。幸好圣上爱慕其少年才华,网开一面,不到一年贬之于蛮烟湿气之地。虽然被贬到边陲从而远离了京城,然他心想官场终究乃是非之所宜早脱身为好,遂上任不久便辞官而去。素日里俞青竹也时不时会闻得一些江湖侠客替天行道为民除害的大快人心的事迹,因此之后就有了弃文从武的念头。因听闻青城剑法奇幻莫测,便入得蜀中,拜在青城门下。就这样一介书生便在青城学起了武。虽然年龄有些晚,但是凭着其文人的智慧和领悟能力,再有用上了读书时头悬梁锥刺股的功夫,也在众弟子后来居上脱颖而出,青城剑法如今已练到第七层了。

俞青竹如今居于青城山下的丈人峰下月城湖畔,与绿水相伴。俞青竹有时在湖边青草地上练剑,有时于湖心浸月亭中诵读诗章,有时于其书斋中写字,有时于阁中对着东栏边的竹林画竹。俞青竹虽然已是习武之人,但是对文章书画仍旧喜爱,他常常告诉青城弟子:“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黄金屋和颜如玉就是指美好的东西。也就是书中有很多美好的东西。我们读书就是去寻找并感受书中美好的东西。”他也于这月城湖畔建起了一座藏书阁,阁中存放的专是一些文学书籍和一些书画古迹。众青城弟子若有此喜好便会于习武之余往书阁中取来,坐于湖畔亭中沉心而读,若有不解,便请教于俞状元。无怪乎杜光庭有青城山诗云:“山中犹有读书台,风扫晴岚画障开。”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