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到这个,郭昂自己也很头疼:“不瞒伯衡,我不是不想成婚,可是要让我哄着媳妇我实在不耐烦。唉,可是哪里有一点脾气没有的人呢,我也有自知之明,自家喜欢较真,有时候又不留情面。罢了,干脆顺其自然。”语气还挺委屈,贾琰失笑,凭心而论,将来自己为女儿,如果他有女儿的话,择婿首选也不会是郭昂这一类的。
郭敛之对经史学术、与人讲谈辩论的兴趣大于琢磨如何做官,这样一个人,最大的可能要么去御史、要么老死翰林院。前途大概也就这样了,毕竟如王文公、司马温公那种既是学术大家,又是政坛领袖的人,以赵宋文学之昌盛,百余年也就出了那么几个。
所以,嫁女娶媳都是为了扩大势力的家族不会将他列为首选,欣赏他才华的又未必喜欢他的脾性,最后郭昂就这么变成剩男同科进士里,除了已经成家的,留京的庶吉士基本都在翰林院这两年解决了婚姻大事。
贾琰想笑,最后又忍住了,这可真是欲成婚而不得,挺惨的。送走他们兄弟,贾琰才去贾敏跟前,黛玉正和母亲说起了今日的讲谈辩论,并说其实郭昂学术纯正,也是不错的。
“佑年说的不错,只是若指望他平步青云,大概是不可能了,若是求个安稳。女方脾气别太大,万一吵起来让一步,也能过得不错。”贾琰补充道:“郭敛之倒不是那种会欺人的,他也知道自己有时候过于较真脾气不好。”
按照他们俩这么一说,贾敏的心思又活络起来,迎丫头若是嫁给郭敛之,也算是不错的姻缘。
可是,等她回到娘家提起为迎丫头相中个男孩子,人品不错,老太太就叹道:“若是合适就让她早些嫁出去。前些日子,迎丫头她老子又瞧上了什么人家的扇子,尽然告诉琏二不管如何都把东西弄到手,被琏儿反驳,又把你侄儿打了一顿。最后我拿了体己钱,让琏儿糊弄他老子得了,又告诉老大,凤姐儿那事刚过去不久,让他别作死。”
贾敏叹口气,不会坑了迎春,会不会坑了郭敛之呢,好歹是姐姐一手养大的亲侄子,有这么个岳父真是……唉,还是先写信问一问吧。
第69章
“吾妹之言甚是,结亲为连结两家之好……然你我亦为荣府出身……”
贾敏看着姐姐送来的信件,二姑太太不反对这门亲事。之前贾敏已经写信给姐姐,将荣府的一些情况说了,因为担心要给郭家老大人看,所以只是委婉的提了一句。但是这位二姑太太真的很喜欢迎春的性格,通过丈夫转告了郭老大人之后,老大人也很赞同。
就冲着这个“没脾气”,郭老大人也愿意,何况瘦死骆驼比马大,四王八公之后还是很能唬人的。因为郭昂同兄长们是异母所出,脾性又是那个样子,他除了不希望没脾气的儿媳娘家不成将来受欺负,但是同样也不希望未来儿媳特别拔尖要强。
小儿子媳妇特别要强,那太容易和嫂子们发生冲突,简直家无宁日。本来郭昂几个异母兄长读书都是平平,只是举人秀才而已,只有郭昂自己考中了进士。若是儿媳性子好些,家里也能稍稍和睦,等郭昂成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