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沈管家父子一道来的还有沈义媳妇钱氏,与雪雁、佳鹇一同伺候黛玉上车,又趁着姑爷与人说话的时候,向大姑娘黛玉禀告了一下家中已经备好了时鲜菜蔬,就等着大姑娘、大姑爷回家了。黛玉笑着点点头,又叫雪雁传话道:老沈管家同沈义劳累了。
沈家父子也在马下连道不敢,大姑娘同姑爷回来,他们爷们带着媳妇们伺候,那是本分、也是荣幸。沈全就笑道:“姑爷且不说,大姑娘也不记得姑苏这边的老宅了吧?小的还记着,大姑娘还是三、四岁的时候,老爷太太带着大姑娘回来祭祖。”
黛玉想了想,自失的一笑,她的确是不太记得了。在她记事之后,就一直跟着父母在任上,哪里回过老宅呢。她想着从前的旧事,蓦然有了些近乡情怯的心情,忽略了老沈管家欲言又止的表情。而老沈看着贾琰,想对姑爷开口,又不知从何说起。
贾琰骑着马,黛玉坐在车里,他间或弯下腰同媳妇说上几句话,大多数时间两个人还是在夕阳下看着此刻的姑苏城。非常美的地方,夕阳照在石板路上,听着马蹄、车辙声,很有些岁月静好的意思。这种美好的心情,在林府大门前,戛然而止。
正前方,一个女人披头散发带着个三、四岁的孩子跪在林府门口大哭:求给我们母子一条活路吧!
此情此景,若不是林海、贾琰一直陪着媳妇在京城,指不定就会有人怀疑这是老爷或者姑爷的私生子找上门了……贾琰呆如木鸡、贾琰不知所措,黛玉果断喝道:“来人,将人带进府里问话,”随即低声道:难道还要丢人!
他们夫妻不知情,而老沈拦也不是,不拦也不是。最后还是沈义,拉上阿原、长生他们一道将女人孩子带进府里,幸亏这会已经是晚饭的辰光,林府这边一向也没有闲人敢来瞧热闹,要不然第二日姑苏城里怕就全是《林府风流轶事》之类的段子。
贾琰面色不虞,黛玉进入正房内室更衣,他直接将斗篷扔在正厅椅子上,问道:“老沈,你是看着我和大姑娘长大的,平素我们也敬你,怎么出了这样的事情,居然没有说一声!能让人跑到府门前闹,若是被人瞧见,林家此刻就要名扬姑苏城了!”
沈全实在尴尬,他是林府世仆,看家的老管家,两代主子、小主子对他都是信任有加。此刻他也不推诿,就道:“不敢欺瞒姑爷,不是老仆不说,这事是您同大姑娘回来之前出的,我就想着先拖上一阵等着您二位回来再做决定。”
“也罢了,那女人与那孩子,到底是什么人?”贾琰还是皱眉道:“看那孩子还是不懂事的年纪……怎么就找上咱们家了。”
沈全叹道:“那是您的亲侄儿啊,表侄子。”
“啊|!”稳坐上首的贾琰下巴要掉了,他从哪冒出来的表侄子?“表侄子?我哪来的侄儿?”
黛玉换了衣服,梳洗之后来到正房,正好听见沈全说那是表侄子,她就道:“难道是三房堂叔的孙子?伯衡,那可不就是你表侄子,还是我的堂侄子呢。”
不过,“老沈,三房堂叔不是在三房叔祖父‘祖母去世之后就去闽地了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