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设置:
关灯 护眼
笔趣阁 > 混在三国当神棍 > 分卷阅读263

分卷阅读263

一为谋主之一,随军出征;一为其居中持重,无不尽心尽力……

这些眼高于顶的簪缨大族,明明应该对燕清和他身边聚集的一干庶族不屑一顾的,偏偏在荀的大力控场下,燕清的巧妙制衡下,双方达成了一种难以言喻地微妙默契,诡异平衡,竟然能相安无事,而没有他们乐见的阋墙反叛。

他们再感郁闷,也别无他法,只有跟幕僚们匆忙合计一番,决定明年仿效燕清的屯田制度,也要招募农民去耕种失地。

同样大力实施屯田的,其实还有一人,便是一早看出这项举措的益处,借盟军之便,频频向燕清请教的渤海太守曹操。

他手下不乏能人,自身又才略出众,在齐心协力的奋斗下,也迎来了丰,充盈了一通粮仓,被看到这情形的人痛骂狡猾。

这阉宦之后,难怪当时老冲着燕村夫逢迎拍马,原来是得了这么大的甜头!

在忿忿之余,他们是刻意将燕清从未对这种做法藏私,甚至隐有鼓励之意,只被他们不以为然,嗤笑而弃的旧事忘得干干净净了。

这留流民,恢复农耕的风头一盛行起来,最高兴的自然是一些四处游荡的黄巾军了。

他们跟随张角起义时,就完全不和‘正规军’搭边,人数饱含水分,其中大半是家眷,武器也是农具居多。

能被各地官员‘既往不咎’,可以光明正大地回归本行,对每日担惊受怕,总愁着哪日会被官兵清剿了去的他们而言,无疑是个天大福音。

燕清不是不知道,自己被不少人羡慕嫉妒恨着,便不疾不徐地给朝廷献去了一批贡赋,解了对方的燃眉之急被董卓那么不知轻重地一祸害,又得养皇甫嵩这几万京兵,早要捉襟见肘了。

在确保不能被人挑出差错来后,他有条不紊地增多了驻军的数量和巡逻的力度,加强了边境的防范。

这些人再声势浩大,折腾得红红火火,等起效果,起码也得等到明年才知了。

谁知他们存粮几何,而饿晕了眼的人,会不会联合起来抢夺豫兖两州的粮库呢?

别的不说,聚集在扬州的黄巾残党,就对日益富饶的豫州虎视眈眈已久了。

燕清当时在听完赵云汇报后,便将这条重要信息加在给扬州刺史陈温的信里,叮嘱他小心防范。

陈温到信后,只有苦笑了。

他并非不知道有黄巾贼在治下作乱,叫百姓苦不堪言,也知燕清忠告得句句在理,是出于一番好意。

可他自己麾下,绝无似威震天下的吕布那样难觅的将才,肯听他调度的军队,满打满算不过一万人,还多饿得面黄肌瘦,装备大多破损陈旧,能算什么可靠战力?

对燕清接下来所提出的驻军提议,他错愕之余,便只剩喜出望外。

燕清不出意外地得到了他的爽快应允,还有真心感谢。

陈温窝窝囊囊,却能坐稳长江一线三州的扬州刺史的位置,绝不是什么无能草包,只是燕清将局势算得清楚,他身在局中,同样也看得明白。

容许燕清的军队屯驻在扬州境内,清理他斗不过的那些敌人,看起来是开门引虎,日后怕难送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