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脸老头来近之后,目光一扫,面上浮现一丝怪笑,问道:“诸位都是来自扶桑么?”
扶桑老者飞身下船,往前走了几步,拱手说道:“在下宗贞义,正是来自扶桑,敢问足下高姓大名?”
马脸老头说道:“我姓谢,名叫谢日。”
谢日!
宗贞义面色微变。
如果他没有猜错的话,这个自称谢日的马脸老头,应该来自于中原武林道上的邪道最强势力,即九阴宫。
据他所知,九阴宫高手如云,宫主邪尊座下有三位白了,扶桑天皇就是幕府将军的傀儡,凡事都要看幕府将军的脸色行事。
也正因为如此,大明朝廷曾经授予幕府将军“日本国王”的称号。
但更奇怪的是,幕府将军的权力也不是绝对的。
扶桑地方上的一些豪强家族,其首领原本就有很高的官位,在本土又拥有强大势力,类似于中原古时期的诸侯,在自身利益受到幕府将军侵害时,也会出来反对幕府将军,甚至是打着“维护天皇权威”的旗号,与幕府将军开战。
总而言之,扶桑是一个王默觉得奇怪的岛国。
除了天皇、幕府将军之外,尽管有着各种各样的官位,但这些官位都只是荣誉,与权势不挂钩。
真正有势力的,还是那些被称为“武家”的各
等豪族。
松浦一族就是扶桑的豪族之一,在扶桑有着一定的影响力,但松浦一族的势力仅限于扶桑肥前国境内,且不是肥前最大武家势力,压根儿还算不上真正的豪强。
真正的豪强,乃豪族中的最高一等。
要么掌控一国,说一不二,境内大小势力全都听其号令。
要么掌控数国,除本国外,其他国的豪族也会听命行事。
王默虽是第一次听到对马国,但在他想来,这个对马国与肥前国一样,都是扶桑众多“小国”中的一个。
宗贞义所属的对马国宗家,应该是对马国的一大豪族。
其实,王默的猜测大致上没问题,宗家确实是对马国的一大豪族,甚至可以说是对马国的领主。
谢日所提到的宗重尚,乃宗家第一代家主,按扶桑人说法,又叫当主。
此人本名叫惟宗重尚,据说是扶桑某个天皇的后裔,年轻时在位于扶桑西海道地区的“太宰府”当过官,做过“地头”。
西海道就是古代日本“五畿七道”之一。
此制度始于奈良时代,因深受大唐文化影响,天皇将全国化为五畿七道。
五畿就是京畿地区内的五个令制国,畿内为帝都所在地,类似于京城与京师。七道就是京畿之外的日本全土,以“道”称之,每个“道”所辖多个令制国。
西海道有十一国,范围大抵就是现在日本九州岛以及周边岛屿,肥前国与对马国便位于其境内。
太宰府曾是西海道的最高行政机关,设有太宰帅一职,负责西海道的所有事务,可谓位高权重。只因后来幕府成立,朝廷势力衰退,连天皇都成为了名义上的国家领袖,政局由“武家”所掌控,太宰府就渐渐失去了原有的地位。
当时控制对马国的是一个名叫阿比留的豪族。
此势力颇强,公然不服从太宰府的号令,太宰府便命令惟宗重尚带人讨伐阿比留一族。
结果一场大战下来,惟宗重尚以弱胜强,将阿比留一族击败,并取而代之,成为了对马岛的新一代豪强。
后来,惟宗重尚改名为宗重尚,据说是因为仰慕中土文化,想要和中土开展海上贸易。
可是好景不长,蒙古人入主中原以后,想要征服扶桑,便与高丽联兵出海攻打扶桑。
对马国首当其冲,宗重尚的儿子战死,宗家遭受重创,一度失去对对马岛的控制。
过了数年,当蒙古兵与高丽兵再次攻打扶桑时,宗重尚的孙子率军抵抗,颇有战功。
随着元朝久攻不下扶桑,不得不退兵,宗家的名声遂在整个扶桑国内传开,影响力大增。
多年之后,扶桑内乱,进入南北朝时代,宗家的当主审时度势,选择投靠幕府将军,取得了“守护代”的身份。
再后来,扶桑统一,宗家的一位当主成为了“守护”,正式成为对马国的唯一豪强。
此后
有一段时间,因为受到倭寇的骚扰,取代高丽的朝鲜国,曾派大军攻打对马国。宗家不敌,只好求和,并与朝鲜国签订协议,成为了朝鲜国的“外藩”,向朝鲜国进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