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别指望二房三房的人能在大房倒了以后还能和他们同甘共苦,不过几天的功夫,两房的人就将少得可怜的行李打包好,带着瘫了的老爷子和老太太灰溜溜地回到了上溪村。
不管怎么说,好歹上溪村他们还留有不需要花钱就能住的老房子,不至于连个挡风遮雨的地儿都没有。
如果是以前,按照老太太对云成耀的偏心和疼爱,一定会留在县城和张氏一起继续想办法,但这次,她却二话不说撇下云德春和张氏两个和二房三房回到了上溪村。
老太太算是用实际行动告诉了人们,什么叫现实。
当云成耀对云家有用,能带着全家发达之时,老太太可以不顾其他儿孙想法独宠他一个,同样的,当云成耀不但不能帮助云家,还可能会连累全家,老太太也是第一个放弃他,不愿意再努力的人。
虽说这世界上有很多现实的人,可真到了老太太这种程度,却着实让人寒心。
上溪村的人平时经常去县城的人很少,但有凉皮作坊在,和外界的联络到底比以前频繁许多,云家人发生的事情自然也都知道了,他们回去时,村里人还在不断议论着呢。
当初离开时有多么春风得意,如今回村时就有多落魄狼狈,这就是云家人的真实写照。
第三百二十九章:互相折磨
平头百姓平时最怕和官府打交道,但要说他们最恨的是什么?自然是搜刮民脂民膏让他们过得不好的贪官污吏。
云家事一曝光,村里的人没少骂,等真见到了回村的云家人,骂的就更狠了,不少人直接堵到云家或直接怒骂。
“要我说,读书读得再多又什么用,学完了却成了搜刮民脂民膏的贪官,读书都读到了狗肚子里去!”
“当年里正看云家日子困难供不起云成耀那厮,不还接济过他们吗,现在想来,真真是白花了那些钱,买点吃食拿来喂狗都好过养大这么一个贪官污吏!”平日里就嘴毒的村妇们这会儿更是不介意用十二分的恶意和狠毒的话语咒骂云家人。
而且,这个时候不会有人认为她们说得有任何不对,反而还点头赞同,同仇敌忾,还有人不愤地说:“当初既然都去了县城,为什么还要回来!咱们村子里有这种品行不端的人家,岂不是坏了我们的名声,要我说就该把他们赶走!”
“不对,云家的人但凡还有点羞耻心就该自己主动滚蛋,别在这儿碍眼!一个不小心让咱们各家的孩子把他们家那套学会了可怎么办!”
村民们越说越起劲,同时觉得很有道理,不但许多人不断地吆喝着让云家的人赶紧滚出村子,还有人跑去里正家怂恿里正,想办法赶走他们,而这期间,云家的人就憋屈地龟缩在家里,曾经脾气很大不愿意吃亏,碰上这种情况必定要出去和村民不甘示弱大吵一架的李淑秀老太太,赵氏和王氏却没有一个有勇气出去。
仅凭她们三个人能不能骂得过全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