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整个大汉人口才多少,人均寿命才多少?甚至早年一场天灾下来,偌大的地方全都死绝了的事情也不罕见。哪怕是在朝廷的强势下,从别的地方迁居过去一些人口,然而这才过了多久?人们根本就还没有到繁衍生息的地步,很多地方的基本生活节奏都还没缓过来呢。
在这种前提下,每一个人都是很珍贵很珍贵的资源啊。
多活下来一个人,谁知道会不会就是一个大牛呢?就算没有技术学术上的大牛,只是多一个普通的农民,每年也能给大汉多生产一些粮食啊。
可惜的是,这些话他不会在这里说。他心里面明白,对百姓的重视,只停留在这些达官贵人的嘴上,心里面他们还是觉得老百姓们都是一群贱民,死了也就死了,反正很快就能生一堆出来。
屠浩无力改变这样的认识,也不需要和这些人顶着上。
他才十六,眼前这群人,年纪最轻的都能当他爹了……他悄咪咪看了一眼屠夫子,好像把亲爹包含在里面,这么比喻有点不太妥当……反正他还能干个几十年呢,完全熬得过他们!
御书房里的君臣们听完屠浩的话后,全都陷入了沉思。
他们这一次叫屠浩过来解释说明,出发点是善意的,并没有任何责问的意思。
虽然因为屠浩,其实掉乌纱帽的官员为数不少,但实际上很多人心里面都明白,屠浩是个特别心软的人。屠浩会心疼那些服徭役的百姓,做出自掏腰包的事情,完全是可以预期的。
当工地上的情形传来的时候,他们心里面想着果真如此。让屠浩来,实际上是要阻止他的这种行为。毕竟这是一个无底洞,治水也才刚刚开始,靠着一个屠家是没法完成的。
但是他们完全没想到,屠浩竟然真的能用那么一点点的钱,做到现在这种程度。
是,屠浩没有把明细账目拿出来,仓促之间,他也不可能把账目拿出来。但是他也没必要说谎。
比起早几年来,朝廷确实是富裕了一些。无奈的是,这些多出来的钱,暂时还不会分给徭役。就算是分给徭役了,像屠浩这种一文钱掰成两文花的打细算,整个朝廷上下都没人能学得来很多人往自己兜里面塞钱还来不及呢!
一些有过这种行为的大臣们,都在心底里感觉到一丝羞愧和反思。尤其是工部的陆尚书,更是如此。
他平时并不怎么管事,但是他不管事也是有“代价”的。那就是底下给的孝敬足够让他睁一只眼闭一只眼。
曾经他也是一心为民的官员,然而不知道从什么时候起,他的眼里就再也看不到百姓了……
屠浩不管他们怎么想,在交代完自己的事情后,就赶紧回县城,顺路还去鹏程印社去拿了一套表格。
他今天是骑马来的,比不上乘坐马车那样舒服,但是和后世选择放着车子不动开小电驴一样,出行很是自由,速度不慢,还不用找停车位。
他骑着马从鹏程印社出来,沿途见到不少店家外面都放满了车架。路上的交通也有些拥堵。他见过的城市就那么几个,但是京城的马路已经算是修得很宽了。而且一些诸如酒楼饭庄之类的店家,基本都有一个自己的院子,兼顾着停车场和加油站(喂马)的职能。
说起来现在京城能够买得起车的人,已经那么多了吗?这好多都是马车,还不是驴车。
屠浩在心里面琢磨着,谢过给他让道的人,慢悠悠走出城外,又在官道上走出了一段路之后,马才能小跑起来。
等他到县城里的时候,时间比预料得已经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