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一来贾母彻底没了法子,也只能亲写了信交与贾赦,命他城门一开就着人送与贾琏,请他也一齐想想办法。至于贾宝玉处,她也没当真处置了丫头们,罚了三个月的月钱,再命她们好生伺候着贾宝玉在家读书也就罢了。那通灵玉来的稀奇,丢得也古怪,并怨不得这些丫头。
贾母看得开,王夫人心里却始终如火燎一般不得片刻安宁。贾珠已逝,贾兰一向又同她这个隔辈的祖母不亲近,贾宝玉便是她这辈子唯一的指望。先前她还能用贾宝玉年纪小,只是不喜用功来说服自己,如今贾宝玉人都有些痴了,日后还如何能出人头地,光耀门楣?若不是她无权处置金钏儿等人,早就将人都撵出府去了。
一来二去,贾宝玉那还不觉如何,王夫人先就将自个儿气病了,太医来看过也只说需要静养,最忌再动肝火,可王夫人又如何静得下心,不过日日在院子拿伺候的丫头婆子煞性子而已。
这日王夫人正在房内燥郁难安,周瑞家的为讨她喜欢,便将薛家母女过来探望时带的稀罕东西一样样拿来与她瞧,果然哄的王夫人慢慢缓了面上神色,不再出言训斥。
周瑞家的大松口气,却不知王夫人的心思根本不在薛家送来的东西上,而是想起了薛宝钗那块据说是一个和尚给的金锁。
那金锁虽不像通灵宝玉那般天生带来,却也是有神通的世外高人所赠,还指明是要捡有玉的才可正配。若说原本王夫人还当这句话是薛王氏想高攀荣国府自己胡沁的,这会儿却也转了心思。
“不离不弃、芳龄永继”,连这刻的八个字,都同通灵玉上的谶言正巧是一对。玉石有灵,说不得薛宝钗进了门,金锁就能再将那宝玉唤回来也说不定?
王夫人越想越觉得这主意绝妙,立刻就坐起身支使周瑞家的去请薛王氏,想同她商议两个孩子的亲事,打算一商量妥当就去贾政处过了明路。
第132章皇商夏家
薛宝钗年已十七,虽生的妩媚动人,又才德兼备,单论年纪就能让不少择媳的人家皱眉,这几年在薛王氏面前探口风的人家更是愈发不堪,再没一个能瞧上眼的。
这么一个韶华将尽、无人迎娶,又在入宫小选被筛下来的姑娘,王夫人自认能主动开口向薛家求取,便已经是她的诚心了,薛王氏就该一口答应才是。不然再拖上几年,贾宝玉是个男儿不妨事,薛宝钗哪里还有脸面出门?不想她主意打得虽好,薛王氏的反应却十分不尽如人意。
王夫人自持乃是官宦人家、高门之后,提及亲事时言语也十分隐晦,只说宝玉从小便得老太太疼爱,只怕有个什么不妥当,故而许多事也都拖了下来,如今眼见的长大成人,诸事也该张罗起来。她见薛王氏只含笑附和几句为人父母的不易、教养儿孙的为难处,当对方愚钝没听出来,还额外添了一句,道是总算盼到了宝玉能成家的时候,她心里总算踏实了些,只盼着能为宝玉娶一贤妇。
话说到这儿,都是高门大族教养出来的姑娘,做了多少年的当家主母,当真是没有再不懂得道理了,薛王氏自然也不能再装傻,可她却也并未如王夫人料想的那般接话,而是颇为诚恳的说起了薛蟠,好生与王夫人话了一回为爱子择妻的心酸,听得王夫人脸上都有点儿挂不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