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设置:
关灯 护眼
笔趣阁 > 明鹿鼎记 > 【0274 县试】

【0274 县试】

吴三桂和廖夫子的目光接触的时候,廖夫子则是皱着眉头的,这让吴三桂很是不爽,搞不懂韦宝有什么值得欣赏的地方,有哪里比他强了?韦宝是有两个钱,但能跟我吴家比?

“昨天交给你背诵的那篇文章,你背出来了吗?”廖夫子随口问吴三桂。

吴三桂吓得急忙低头,快速的摇了一下头。

廖夫子叹口气,也没有打算追究,背负着手走开了。若是在吴三桂身上花太多心思督促他进学,迟早要被累死。

廖夫子接着也没有声张,欣慰的看了眼正在做题的韦宝,便走过去了。

这几天,他都不打算给韦宝布置新的任务,知道韦宝在临考前的这个时候上他这里来,就是为了准备童子试的,现在布置什么学业任务都不如做他出的习题。

真正的书院教学,私塾学习,并不都像影视剧中摇头晃脑的大背书,大部分时间,反而是以学生们自修为主,夫子不停的出任务,学生不停的完成任务。

像是韦宝这种能主动按照夫子给的方向,自己找任务,自己不停的去完成,是夫子们最喜欢的一类学生了,因为省心。

吴雪霞不来书院,从韦宝的生活中消失,这给了韦宝很大的空间。韦宝有时候真的觉得他和吴雪霞两个人是不是八字不合?反正只要没有吴雪霞,日子顺当多了。

就算之前吴雪霞曾经帮助过他,但那也只不过是消除吴家带来的负面影响罢了,若吴家不到金山里去,收购一帮里正、甲长和富户们手中的欠据,也不会那么费劲。

中午与同窗们一道吃饭,聊天,下午又学了一下午,韦宝感觉一天过的很充实,已经很久没有体会这种读书人的充实感了。

晚上存了今天做的一堆习题到手机中之后,韦宝接着练功。

常五爷让韦宝开始时不要追求把多少的招式比划完,让韦宝多用心感受,不用太在意招式。

要求韦宝做到意气布满,全身用意不用力,要进入太极拳的状态。

韦宝依照常五爷的要求,按太极拳姿势站立。

“不要有压力感,心情保持愉悦,什么都不要想。,我已经入门了?这么容易?”

常五爷笑着点头:“本来就没有多么难。人和人的天赋是不同的。太极拳是很高深的拳种,但其实也极其简单。简单是指方法简单。难点是要把后天形成的思维和用力的习惯给丢掉,这个是非常艰难的。公子天赋好,一学就会,有的人几十年都无法丢掉的习惯,公子天生就没有,所以精进速度很快。”

“还是五爷你教的好!”韦宝大喜过望,昨天晚上打坐之后,他便觉得自己练的不错,今天听常五爷这么说,更加有信心了。

“今天我先跟公子对练一下吧,我们都是太极,属于熟练武技。等过两日,公子便找林文彪这种练习硬功的人练习。”常五爷道。

韦宝点头:“好,麻烦五爷了。”

常五爷教了韦宝同门之间互相练习的法门,在对抗的时候,通过各种训练方法,避免脚下形成直线,要走八字圈,就是阿拉伯数字8,少则一天十个,多则上百,可以单独左右手分开练,左手练时,右手掐腰即可,左腿略往前;右手练时恰相反。

右手划8的上半部分时,手是逆时针动,以小拇指伸直别动,其他每个指头都往拇指指方向缠,缠到觉得不能再缠的时候松开手,往下压,有一种摁的感觉,然后划8的下半部分,抬手往上时有淘米的感觉。

划8字的上部分时实腿在右腿,下部分时,腿在左腿,注意虚实腿倒换。

韦宝和常五爷练习推手,有时候他进攻,常五爷防守。有时候常五爷进攻,韦宝防守,一个时辰很快就过去了。

“公子,今天就先到这里吧?公子还要休息。”常五爷道:“现在便是有个子比公子大的多的,寻常不习武的人来打公子,一两个人是很难将公子打倒的。”

韦宝闻言大喜,若不是天生不好斗勇争狠,肯定要出去找人试一试。不过他手下人多的是,自然有人陪他练功,只是手下的人畏惧自己的身份,就怕他们不肯出力。

找吴雪霞试一试?韦宝忽然冒出这种古怪念头,把自己先弄的笑了一下,“好的,常五爷也早些歇息吧,多谢教导。”

虽然不以师徒相称呼,但是韦宝已经不知不觉的将常五爷以师傅看待了。

如此几天,韦宝一边进学,一边习武,一天与常五爷练习,一天与林文彪练习,武技进步更快。

才短短十几日功夫,比人家学了十年八年的太极初学者也一点不差。

这段时间天地商号山海关销售股份公司的生意在花了上万两银子的‘宣传费’之后,生意额比之前提高了不少,但每日卖出煤油灯的数量仍然寥寥无几,还是以肥皂和火柴为主,尤其是肥皂,已经在整个永平府的普及程度很高了。基本上代替了皂角。

虽然不是很满意这种进度,但韦宝还算能接受。可是一帮股东就肉疼的整日唉声叹气了,感觉巨额‘宣传费’没啥效果,而且为了宣传,进了很多布匹,得罪了本地的大布商,使得永平府一带的布匹价格飞涨,让他们又多折了一些银子,以后都不打算再花银子宣传。

韦宝本来就是打算陪些银子,既能达到宣传效果,也能让穷苦老百姓多点免费衣裳穿的,只是他的初衷无法让一帮股东理解。

韦宝将廖夫子给的‘考霸’全部做了一遍,并将题目和答案全部存入手机当中,现在对于科考已经有了一个完整的认识。

很快便到了县试考试的日子。

童试在明代由提学官主持,包括县试、府试和院试三个阶段,院试合格后取得生员(秀才)资格,方能进入府、州、县学学习,所以又叫入学考试。

童子试可一点不简单,吴雪霞便偷偷做过童子试的题目,之后找夫子批改,夫子居然对她说不见得能过。

每次永平府这边科考,所过童生寥寥无几。

但是吴雪霞心高气傲,自负的很,这个事情一直让她耿耿于怀,又过了几个月,再自己模拟测试了一次,终于过了。

虽然女孩子不能参加科考,但她就是这么好胜,什么事情都不能输给男人。

韦宝和同窗们,以及廖夫子手底下的绝大部分学子们,一道前往永平府赴考,他和吴三桂等没有取得童生资格的,要一轮一轮的考。

像是只差没有拿到秀才资格的吴三辅等人虽然不用考前两轮县试和府试,也要提早去准备院试考试。

让韦宝意外的是,十多天没有出现的吴雪霞又跑来了,女扮男装,要亲自陪同吴三桂去赴考。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