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能解决什么问题?吴家的家业是靠打出来的?”吴雪霞冷冷道:“爹爹带我们出来,难道不是为了让你们学学爹爹的处事法子吗、”
“雪霞,三辅,这我就得说说你们了,你们不了解人心险恶,那韦宝刚才答应韦家庄驻军,是表面恭顺,不敢惹咱们吴家。而且爹是山海卫卫指挥使司的官,他是我们治下的民,若是不允许,便是理亏,你们真当他肯向吴家低头?若是肯低头,让他将金子还回来啊!将拿了咱们吴家的12万两黄金还回来啊。”吴三凤道。
吴三凤的话有力的激起了吴襄的戾气,因为吴三凤很了解爹爹的性子,爹爹将银子看的比啥都大,更何况是12万两黄金,相当于三百多万两白银的巨额财富!
吴襄静静的听几个人说话,在轻微摇晃的马车中一颠一颠的,微微闭目养神,仍然不说话。
几个人谈论一阵,见爹爹不肯开口,便也就不说了。分成两派聊天,吴三凤和吴三桂一派,吴雪霞和吴三辅一派。
到了工业区,韦宝亲自陪同,像是现代的乡镇老大陪着省级领导参观一般,韦宝很细致的讲解每个作坊。
吴襄见识了韦宝的酒坊,对韦宝酒坊酿出来的四特酒的评价很高,尤其是对装酒的酒瓶很感兴趣。
韦宝的酒坊产酒包装分为瓶装和散装两种,最优的等级采用酒瓶包装,走的自然是高端路线,次一等的酒,也和这个时代的酒一样,用酒坛子装酒。
“听闻这次金州半岛解围,就是有辽西人带上了用这种玻璃瓶做的炸弹帮助金州城的守军,才将建奴打退,是不是韦公子庄子上的人啊?”吴襄问道。
韦宝一笑,暗忖你老小子的消息还真的灵通,京城来人给我送匾额,你这么快就知道,我们从金州半岛退回来的人才刚回来,你又知道我们派人去辽东打仗了,而且使用了酒瓶炸弹:“这我就不清楚了,我们这一片地广人稀,我认识的人也不多。”
吴襄呵呵一笑,见韦宝不肯承认,便道:“只可惜,韦公子这么好的酒,没有办法卖出韦家庄,可惜了。”
其实对于限制韦宝的生意,吴襄是不热衷的,吴家的生意主要和晋商一样,靠的是和建奴,还有蒙古人做生意赚钱,对内贸易其实赚不了几个银子。
这种几乎什么都能自己生产自己消费的年代,老百姓最大的生意便是衣食这两样生意,乡里人有粮食,不会去买,等没有粮食的情况,那一般是现在这种粮荒,想买也拿不出银子,而大户人家都是地主,家中屯粮多的很,自然也不用买。
所以,排在第一位的粮食生意,就算垄断了整个辽西辽东市场,一百来万人口,每年的流水不过四五百万两银子,大家联合起来囤积居奇还能赚个一二百万两银子,上百家大户,分一分,其实也没有多少赚头。
粮食生意尚且如此,次一级的布匹生意,更没有太多赚头了。
所以,吴家每年在辽西本地市场赚的银子,绝不超过一百万两!即便是让韦宝出韦家庄自由经商,也是大明北方,我想,就是金陵、苏淞、江浙一带富庶之地,也不见得有。”
韦宝笑眯眯的道:“吴大人过奖了,请。”
吴襄不着急,韦宝则表现的更不着急。
实际上,韦宝要远比吴襄着急!
吴襄今天来,是进攻,是向韦宝炫耀权势!成与不成,他都不会吃亏。
而韦宝想马上向辽西拓展商权,向关外拓展商权,就首先要在本地站稳脚跟,就必须与吴家祖家这种世家大户搞好关系,不说关系弄的多好,至少要恢复到敌对关系以下的关系形态。
吴襄在韦宝的陪同下,又去看了各个作坊,对于韦家庄的这些作坊叹为观止,因为全部是他没有见过的技术!
而且,吴襄近距离看了韦家庄如何运用那种烧水,然后带动转动的机器,更是惊奇不已,有了这种机器,将省下多少人力啊?一个人便能干成百上千人的活,这要是真的将韦家庄的限制解除,整个大明,将没有人能在商业上与韦宝竞争。
吴襄每到一处,便对韦宝大加赞赏一番,在知道所有发明都来自于韦宝之后,更是一副对韦宝惊为天人的欣赏,弄得吴三凤和吴三桂吃醋不已,吴三辅和吴雪霞倒是很高兴。
韦宝身后的众人大都高兴,谁都愿意听好话,尤其是听人赞美公子,比赞美他们还高兴。
只有一个人很忧虑,那就是赵克虎。
赵克虎刚才听吴襄和韦宝各自提出要求,很佩服韦宝这么快就有对应之策,若是吴襄真的能答应韦宝的条件,以后天地商号就能在辽西名正言顺的经商了,发展壮大只是时间问题。
而且若辽西辽东的世家大户们,真的能联手提举韦家庄,请求朝廷请求皇帝为韦家庄御赐匾额的话,那韦家庄和韦宝将再不用愁在本地会遭到武力打击了。
这是多好的事情?
只是,吴襄一边稀奇的,认真的参观韦宝的每一处作坊,一面大加赞赏,这让赵克虎担心,赵克虎知道吴襄嘴上越是夸的厉害,心里越担心韦宝做大!因为别说韦宝这么多产业,这么多技术,便光是一两家这种作坊,都能让韦家庄在辽西商场成鼎足之势。
等吴襄参观纺织厂和染厂的时候,这种情绪到达了一个顶峰。
吴襄被上百人用机器织布的画面给震惊了!
不单单是吴襄,在场的所有人都震惊了。
除了韦宝的几个大管事曾经有机会跟随韦宝进过纺织厂和染厂,包括赵克虎、侯力行和白鹏赋等人,都还没有来过这里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