貔貅也地反胃。小王爷只得悄咪咪跟他解释:“我娘亲说了,在太子和陛下面前表现得越幼稚越好。而且太子向来喜欢我这么叫他,我顺水推舟讨他欢心就是。”
他这样叫,太子果然很喜欢。乍一碰面时脸上的阴郁一扫而光,如同邻家长兄一般和他拉家常:“孤今日神思劳倦,召你来解闷逗趣儿。”太子一身宽袍在寝宫里作诗,一人高的字帖高高竖起,笔画游走间无不是大开大合。宽松的袖子随运笔的动作上下翻飞,煞是潇洒。
笔落,上头赫然是笔锋凌厉的几个大字:“士之致远,先器识,后文艺。”
小王爷瞬间回忆起被魏大学士支配的恐惧。
“为兄来考考你的文识,你可要据实以答。”太子笑眯眯看着小王爷,眉眼间天然带着股对顽劣幼弟的调侃韵味,“你可知此句出处,何意?”
一心只想游山玩水,对诗经史集全然不感兴趣的小王爷一把搂住太子的胳膊,强行转移话题企图蒙混过关:“哥哥,好哥哥,你还不知道我是什么性子么?你可别给我出难题了,我过两天出远门,回来给你带礼物如何?你喜欢什么,我定去给你找来。”
耍赖,撒泼,全然一个不知上进不谙世事,只喜欢玩闹的小孩儿。
太子深深地望着自己的异姓弟弟,半晌后绽开一个笑容:“孤什么都不要,你讨巧惹人喜欢,有空多去看看父皇逗他开怀即可。”太子看着时不时往殿外看还背着个小包裹,明显急着外出游玩的家伙,心中升起一分羡艳。
他拍拍小王爷的背把他往外带:“罢了,孤见你心不在此,速速出宫去吧。”他捏住幼弟的肩,纵容道:“去玩罢,记得不要玩太久,回来后……得空来看看父皇。”
故作自然地送走这嬉闹的小鸟儿,太子回身,与一直躲在帘后的廉昀对视。
“陛下已亲眼见过小王爷,应当相信臣说的话了。”年轻的翰林上前两步,“小王爷对舞弊之事丝毫不知情。滇王府虽有魏大学生亲笔所书的科举考题,但从他们没有与任何新晋进士交好的现状来看,足以证明他们没有将试题外泄用以扶植拥趸。”
廉昀没得到太子的回应也不丧气。他自入翰林院以来就与这位爱好文史子集的太子爷时常交往,知道他是个眼里容不得沙但对外表现得沉静淡漠的性子。
他长身伏地,将头顶官帽脱下放于太子跟前:“科举试题若是在考后所书,全然不须将此深藏至古籍中,魏长林手书考题定有隐情。何况三甲之一的李翰林,其才疏学浅的本质殿下也知晓已久。殿下难道就没怀疑过以他的才学,如何能高中探花么?”
新科状元将自身翰林院服也一道脱下,置于官帽之下,破釜沉舟道:“臣请殿下彻查魏氏舞弊之嫌,此事若不调查发落以正视听,科举恐被人戏称为‘唯门第金银是举’。舞弊之事若属实,魏氏当权以来还不知道捧出了多少借着科举飞黄腾达,实则唯其命是从的庸才。臣以头名之躯,自愿放弃官禄舍弃状元名位以证清白。恳请殿下彻查此事,万不可顾念师徒之谊,养虎为患。”
太子没有当场回应,只溜溜达达往花园走。他眉头紧皱,半是为家中顶梁柱日渐无力恐不过半年光景,半是为恐要经历一番洗练挑选的虎狼盘踞的朝堂。
即将从老父手中接过政权,心中无限担忧惶惑的太子爷回头看看地上跪伏的人,又是一番惋惜。他步履稳健,边走边摇头:“廉昀啊廉昀,你可真是……你这样会挑时机下刀又狠的性子,你让孤以后怎么敢用你?”
“臣闻忠臣不私,私臣不忠。”廉昀叩首,“臣虽为魏氏门生,但也知履正奉公,守臣子之节。”
“你退下吧。”太子爷打断他,“带走你的官服。”
待到廉昀的身影消失在殿中,太子又优哉游哉围着小花园转了两圈。冬景残败,实在没什么看头,他这才似乎想起来:“去,查清楚廉昀此人底细。他与滇王府……何来私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