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一例因为打架斗殴送到李闲这里的不良少年,或多或少的都有那么一点共同之处。
极度缺爱、极度缺钱、很爱显露自己、爱耍小聪明、暴躁易怒等等。
这些可以在他们身上体现得淋漓尽致、又或是隐晦显露的特点,都是指引李闲了解他们的明灯。
无论是头脑简单,还是暴躁易怒,这些都是可以让李闲轻易看透他们的着力点。
对于这样的少年,李闲完全不像表面那样的讨厌他们,相反,还对他们有一丝怜悯以及额外的关心。
同样材质的东西,可以被催化成完全不一样的物件。
让他们和正常少年异变的原因有很多,可能是突然发生的某一件事,也可能是原生家庭恶劣的环境。
而李闲坚信的一点是:既然是同一材质的物件,那么他们也拥有可以变回正常少年的能力。
暴躁易怒?
可能是他内心很不安。
……
只要用心去改正他们,总有改正的可能。
这是李闲一直贯彻的人生准则,也正是因此,李闲才会对沈清川感到棘手。
沈清川很完美。
至少,从李闲看到的情况来看,他确实很完美。
家庭美满,父母健在,他还有个姐姐。
这说明,沈清川至少不是很缺爱。
成绩优异,一直以来都是别人家孩子的典范,当然除了中考的那一次。
这说明,沈清川的家庭里至少不会发生因为他成绩的矛盾。
额外的才艺有很多而且都还不错,散打、钢琴、二胡,多得可以让人感叹这家伙为什么会有这么多的课余时间。
这说明,沈清川的家庭很注重对他才艺的培养,看得出来他父母估计文化素养属于高知水平,而沈清川的家庭履历也恰恰说明了这一点的正确。
沈清川的脸蛋很帅气,186的身高让他也占尽了优势。
这说明,他至少不会因为外表而感到自卑。
所以……
为什么呢?
沈清川表现出来的一切,都让李闲觉得他像是一条滑溜的泥鳅,让李闲无从下手。
李闲继续问:“那你有想过你这样做的后果?”
沈清川漫不经心地道:“想过啊,郑开伤得不算重,我造成的影响也不算大,所以我的下场应该是写一千字检讨外加记过处分。”
“或许要叫家长。”沈清川像是在思索,他隔了一会儿又说:“可惜我妈最近去日本了,估计是得让我爸来了。”
李闲不是没有遇到过这样的学生,他们或许表面上在李闲这里装得满不在乎,但李闲始终都能看得出来他们内心深处的迷茫与慌张,这才是能够让李闲有信心去改变他们的真正原因。
但沈清川不一样,他从始至终都有一种有恃无恐,这或是又可以称作无所畏惧。
这种有恃无恐不是来源于他的家庭,或是李闲的身份,而是来源于沈清川他自己。
这也是让李闲感到对沈清川无从下手的真正原因。
李闲难得的在自己长达二十多年的职业生活中,感到了挫败,他像是有点感慨道:“那行吧,既然你自己已经知道下场了,那你就去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