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设置:
关灯 护眼
笔趣阁 > 破梦者 > 第六百一十四章 张氏宗祠

第六百一十四章 张氏宗祠

“咦,已经很便宜了,再往下杀,额连个本都回不来咧。”

“好吧,额要两个。”年轻的女孩显然不懂得杀价的真髓,才一刀被挡回来,就立刻放弃了,很爽快的递给教官十块钱票子,欢欢喜喜的拿走了两个卡通猪手机支架。

年轻真好,教官仔细握着那张十块钱钞票,眼前又浮现出李天畤、许文、武放等人的身影,无一不是他和蓝翎亲手*出来,李天畤算是半路出家,虽然出身市井,但天生异能,极具才华,是外勤队伍中数十年都罕见的中的万家山,而是最终锁定了伏牛镇,这个古老而典型的山区小镇,分布着张氏宗祠和张氏家庙的就有好几个村,但大多已经成了废墟或者不存在了,唯有张庙村的宗祠经历了历史风雨,依然屹立如初。

经过泛泛的外部观察,教官发现这座饱经沧桑的张氏宗祠有着诸多奇怪之处,其实,宗族祭拜先祖的地方,在北方多数叫家庙,在南方才叫宗祠,像张氏宗祠这样的称谓在北方真不多见。

其次,祠堂的建筑风格也很独特,整体的设计思路有着北方特有的粗旷与雄浑,但内部布局却是典型的南方特色,教官站在外面,只能远远的略窥一二,宗祠坐北朝南,分前中后三进,秉承了外中门,左西阶,右阼阶的祠堂布局规则,大红漆柱,雕梁画栋,十分气派,这种规则其实也是宋代以来理学倡导的典型宗祠布局,在我国的南方十分盛行。

事实上,也只有人丁兴旺,财力充沛的大家族才有能力修建如此规模的三进祠堂,而家境稍差的,只能退而求其次,从占地、格局、功能等方面都要大大的缩减,而张氏宗祠显然是前者,而且还有过之。

反复迁徙,还有如此财力和底蕴,这在当时,说是富甲一方的豪门也不为过,这样的宗祠,教官从西北到东南一共找到三处,一处在洪古,已经无人修缮管理,明显败落,夜间潜入其中也没有找到任何有价值的东西和记载,有关张木根一脉的踪迹更是无处可寻。

另一处在阳城南郊,只是个一地破砖烂瓦的遗迹,但没想到最后一处张庙村,宗祠不但保存的相当完整,还有专人居住看管,看来追本溯源,这个地方大有希望。

但怎么进入宗祠查证是个难题,想来想去,教官决定还是夜里行梁上君子之事稳妥,要想不惹麻烦、不触碰张志强的神经,别无他法。

教官相信,如果此处宗祠与张木根一脉有渊源,张志强一定跟这里保持着十分紧密的联系,甚至以他的性格来推断,此人控制了这里也未可知。

集市的人流中,出现了两个十分惹眼的家伙,一名年逾六十,精神抖擞,一名四十出头,体格健壮,二人敞开了采买香烛、烧纸、水果糕点等物品,在为后天的张家祭祖做准备。

教官一直在盯着他们,年纪偏大的叫张九根,中年男子叫张志勋,两人都是看管张氏宗祠的人,一起居住在宗祠旁边的两间土房里,从姓名判断,张九根应该和张木根是一辈人,而张志勋就不消说了,和张志强同辈。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