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里的老人们得了消息,都愿意上山吃酒,但都没空着手。趁着晚上家里人一块儿吃饭,这些老人就跟商量好似的,都叫自家得力的年轻一辈站到自个儿前面,掂量掂量这个,再掂量掂量那个,最终选出那么一个最好的。
“明儿个跟我上山,看看能不能帮忙干点什么。”老人道。
被选中的年轻一辈很高兴,鸡琢米似的点头,“那是自然。”他们当然不是去吃酒吃菜的,而是看看能帮忙干活,最好是叫卿哥儿看在眼里,瞧瞧回头能不能也上山帮忙。
去年煎饼作坊刚开始的时候,村里还有不少人观望,可现在瞧瞧宣哥儿领着村里那些妇人挣的银钱,比壮汉跑到镇上、县里做苦工挣的银钱还多,而且煎饼作坊做工的那些人每天都能回家,过年还有那么些好东西往家里拿,更有卿哥儿额外给的二十个大钱过年。
还有大棚那边做工的几个汉子,虽说待遇没有煎饼作坊这边好,可也实打实的每天都计算工钱,比背井离乡出苦力轻松不知道多少倍,听说柳水河自己说的,在大棚干活就跟玩儿似的,一点都不累。
现在宣哥儿和柳水河两口子都在山上干,每天都有两份银钱,五婆婆天天乐呵呵的,家里吃上肉吃上细粮,五婆婆过了个年,瞧着倒是年轻不少。
村里那么多双眼睛看着,谁不惦记着去山上干活?
柳爻卿叫厉氏提前准备菜肴,酒席十分厚实,年前买的半扇猪肉还冻在外面不少,厉氏现在也舍得放肉,一盘盘菜里面一半都得是肉,还有一摞一摞新鲜的煎饼,肯定管饱。
珍藏的神仙酿也叫柳爻卿拿出一小罐,不多不少,每个人一小杯还是有的。
瞧着来的老人全都带着一个年轻人,就连柳五叔都带着自家机灵的小孙子水哥,柳爻卿哪里还有不明白的,他也不点破,叫柳五叔领着老人落座,开始一盘一盘上菜。
上菜的是苏七、苏六、苏五三兄弟,特地从煎饼作坊那边抽身过来。
都穿着一样的衣服,端着盘子进来,放桌上就走,也没得废话。倒是叫这些人开了眼界,心里都捉摸着柳爻卿当真大手笔,这些孩子原本都是无家可归的乞丐,衙门根本没得记录,现在却成了山上的长工,穿得好吃得好,眼瞅着日子比村里人过的好不少。
这要是谁今天能入了卿哥儿的眼,指不定回头就过上好日子了。
第69章
“这东西长得快,结果多,当菜吃当瓜果吃都行,还吃个稀罕。”柳爻卿拿着黄瓜介绍,“我准备叫咱们村都种上黄瓜,还是跟野山莓一样,到时候过来找我领种子,种出来的黄瓜再卖给我,我自有法子卖出去。”
瞧着这些老头一直想事情没动筷子,柳爻卿又招呼大家吃菜喝酒。
半盘子都是肉,其中有猪肉炒黄瓜、鸡蛋炒黄瓜,还有鸡蛋炒西红柿,以及简简单单的西红柿汤,酸酸的热气腾腾,抱着碗喝一口,那个惬意。
就是在屋里头吃饭,商量柳爻卿说的黄瓜这个事儿,老头们带来的年轻一辈不需要帮忙,柳爻卿也没让他们干晾着,让兴哥带着他们去吃大锅饭。
今年憨大也成了山上的长工,柳爻卿干脆没叫他们开火做饭,直接跟苏七他们一起吃大锅饭,每天都有肉菜,中午晚上干饭,早晨喝粥,是不是还有馒头包子等等,大棚里的新鲜吃食更是每回都有,他们的日子过得比村里人还惬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