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设置:
关灯 护眼
笔趣阁 > 重生明星音乐家 > 第1088章 通气

第1088章 通气

秦放歌就坐周秀英旁边,她也问秦放歌,“到罗马有跟同行打过照面没有?”

“还没来得及呢,和晚晴姐参观罗马还嫌时间不够,罗马这里值得好好参观的地方实在太多了。”秦放歌笑着回答道。

钱菲菲和何雄都挺佩服他的,估计也就只有秦放歌,能在周秀英面前这样表情轻松的侃侃而谈。

“那倒也是,古罗马遗迹,文艺复兴以及近现代留下来的艺术品真的很多,对你的音乐创作,应该会有不小帮助的。”周秀英点头道,“不过明天的话,就还是跟他们见个面吧!”

秦放歌说,“我听周先生安排就好!晚上要听歌剧吗?”

“明晚罗马歌剧院是有演出,但并不是他们最拿手的,去听听也无妨。都客观点,该赞的就赞,不好的就不要学。”周秀英笑得很开心,“演出前,白天都是要稍微排练下的他,到时候你也别藏着掖着,把实力展现出来就好!”

秦放歌点头,还讲,“其实我还挺享受在这边没人认得出来的感觉!”

周秀英愈发乐了,“那估计你还能享受好一阵子的!最起码,也要等到我们《唐璜》演出之后。歌剧同行也就那么些人,主要还是看观众的反响。现在意大利各大歌剧院的经营相当艰难,罗马歌剧院也不例外。在这样严酷的大环境下,我们国家的歌剧事业异军突起,倒是迎来了前所未有的好时机。”

“是的,我们国家的巨大市场潜力是一个方面,更重要的是有周先生这样德高望重的艺术家把关,还有秦放歌这样的票房利器。”钱菲菲点头也笑得很开心,古典音乐的大环境如此,个人的力量暂时是无能为力的。但小范围内的影响,还是可以做到的,至少在中国这片市场,尤其作为中国最高表演艺术殿堂的国家大剧院,秦放歌已经证明了他无以伦比的影响力。

而作为国家大剧院演出部的部长,钱菲菲手里有更加详尽的数据证明这点。

对于不断萎缩的古典音乐市场,热爱歌剧艺术的周秀英着急也没用。作为一门古老的艺术,歌剧艺术走到今天,一直站在高雅艺术的,“我们的优势其实是很大的,我在国外这些歌剧院听歌剧的时候,见到的观众中,半数以上都是中老年人。国外的同行们也都在羡慕我们中国歌剧演出中,出现更多的青年观众。”

究其原因,钱菲菲作为大剧院的工作人员,也做了相当多的努力,他们的官方发言中,也把这些因素都讲了出来。

“一方面,国家大剧院依托各类公共媒体、古典音乐频道等自媒体,以及微信、微博等新媒体渠道,扩大自制剧目的影响力;另一方面通过建立完善的会员体系,设立歌剧培养基地,‘百场歌剧讲座进校园’等活动,逐步培养热爱高雅艺术、有较高艺术欣赏能力的观众群体。与国际上歌剧观众数量减少、观众结构老年化的状况截然相反,国家大剧院通过这些年的不懈努力,通过‘滴灌’的传播推广和长期观众培养机制,已经实现了观众的逐年增多,年龄覆盖老、中、青各年龄段,并以青年观众为主的忠诚观众群体,开拓了市场空间。”

此刻,还要加上有秦放歌这个超人气的明星在,他的首部歌剧《唐璜》,放出去的门票半个小时内就全部售罄,已经很好的说明了这个问题。

这个,可是连国家很多老牌的歌剧院都做不到的事情,就这样轻松被秦放歌达成。

看看国外吧,英国皇家歌剧院歌剧执行总监科马克·西姆斯则公开讲话,“英国皇家歌剧院有一个很大的艺术教育团队,负责吸引年轻人。我们用各种各样的活动,努力来打造一个年轻的观众群体。不过我们也稍微有些过于执着于年轻观众了,应该更关注一些年长者,因为年长者经济实力比较强。”

这样的情况,并不怎么适用于中国市场,因为年轻人中,舍得花钱的人更多。虽然多少有些粉丝效应的因素在里面,可不管是周秀英,还是钱菲菲席晚晴她们都觉得,能保证上座率,就是好的。

而且,一旦把年轻人的市场给培养好了,后面的市场就更容易得到保障。

也难怪周秀英钱菲菲她们会春风得意,吃饭的时候也跟秦放歌通气,说是给大家统一思想。周秀英对此无疑是最积极的,但她也需要秦放歌以及大剧院方面的通力合作才行,“这次我们底气十足,在后面和罗马歌剧院的谈判,要争取到更多的优惠条件。他们现在处于阵痛期,经济上估计是拿不出太多东西来的,那就在其他方面多争取,这也是我们打开西方歌剧市场,提高影响力的首战!”

席晚晴对此也是此全力支持的态度,钱菲菲甚至觉得,也不定非得在罗马歌剧院一棵树上吊死,适当放出些风声,光是意大利,十几家歌剧院其实也是存在相互竞争的。不管成与不成,多给对方点压力总归是好的。

“还有捷克那边,布拉格交响乐团下半年访华,和我们国家大剧院有相当的合作基础,布拉格歌剧院那边,也可以提前抛出来。”何雄也出谋划策道。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