差距还是挺大的,这点大家也都承认,又说起国内的燕京之春国际音乐节的事情,还好错开了时间,要不然,大家说不定都跑这边来,国内的观众更少了。请的其他国外乐团嘉宾什么的,肯定都往高水准的音乐节去。
但眼下大剧院这边能做的其实也挺有限的,也是没办法的事情,国内和欧美,甚至是韩日的古典音乐水平差距就不小。
周秀英也说,“不管怎样,音乐节歌剧节都是要办起来的,绝对不能半途而废。水平差也不怕,要有迎头赶上的勇气和决心。就算是这里的后起之秀布拉格之春音乐节,举办的时间也比我们国家正式开始发展古典音乐教育的时间长得多。我们现在虽然有秦放歌这个天才横空出世,但基础实在太薄弱,还需要好好补课才行!”
席晚晴也就说现在比以前以后好了很多,也进步了不少,“尤其现在国内的古典音乐市场兴起来之后,也是世界瞩目的焦点和重要的争夺地。”
这些钱菲菲何雄他们大剧院的员工最有体会,“前几年还要我们去邀请国外的名团名家来国内演出,现在基本都是他们主动找上门来寻求合作,希望在国内打开市场收获名气,当前,赚钱也是少不了的。落后没办法,要是多出几个秦放歌这样的天才,我们的话语权也会增加很多。”
说起这个,一时半会也都说不完,也真是没有对比就没有伤害,差距什么的,也都是通过对比凸显出来的。
而除了音乐节中上演的各类演出水平有差异外,音乐节相关的比赛,规模水准也不能同日而语。
何雄这家伙还颇有些愤青的意味,“现在全国的比赛那么多,可真正有国际含金量的比赛,却是几乎没有。虽然号称是各种国际音乐比赛,钢琴小提琴大提琴等等都有,但来参加的选手,都没有特别,还得有赞助才行,高规格的比赛,选手奖金也不少,现在想要一举成名不像过去那么容易,市场萎缩竞争压力又特别大。但对不少优秀的音乐生来说,多参加比赛,既然是锻炼自己、检验自己学习成果的好机会,也是名利双丰收的最佳场所。
像是很多国际a级音乐比赛,组委会会联系常唱片公司,冠军有机会签约并发行唱片,得到很多演出的机会,拿了冠军可谓走是上人生巅峰的开始。和体育类拿冠军就是最辉煌的时候不同的是,对音乐艺术类而言,通过各种比赛进入大众视野范围内,的确只是个开始,职业生涯的后面,还需要不断努力甚至要加倍努力去练习。
但比起参加比赛之前的籍籍无名,相信没什么学生会不乐意的。
当然,要实力强悍如秦放歌这样的,也完全可以不走比赛出名的道路。关系扎实的,尤其导师人脉好关系强的像是周佳楚燕她们的话,则可以通过运作替补上场,开启职业生涯的新。不过话又说回来,没参加过比赛的还真是屈指可数,就算是周佳和楚燕,从小到大,拿的奖项也远比秦放歌多了太多,这些音乐天才级人物,可是十一二岁的时候,就拿到国际青少年音乐比赛冠军的超强选手。
吃饭的时候,周秀英和席晚晴钱菲菲她们就兴致勃勃的讨论着这音乐比赛的事情,也正如她们所说的那样,即便秦放歌自己不用参加比赛,也得给其他学音乐的学生们一些机会不是?打心底,他也是希望国内的古典音乐氛围能越来越好,水平能越来越高,通过比赛发掘人才可以算是相对比较公平公正的途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