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么重。说白了,就是在这深宫之中憋闷的,再加上,被元幼祺方才要迎韦臻入宫的话头儿给气的。
这样的日子,何时是个头呢?
风柔伤感地想。
曾经的她,从没料到过,有朝一日,自己也会变成一个伤春悲秋的女子。
“随本宫去园中坐坐。”风柔对自己的贴身侍女道。
夏末秋初,夜风习习,吹拂在身上,不觉得冷,却令人心怀为之一畅,仿佛胸中沉积的块垒,都在这微风中散去了大半。
风柔的心情有了几分好转,她索性闲坐在景宁宫的花园中,仰脸盯着天上闪烁的群星,怔怔地出神。
景宁宫中侍奉的侍女是极妥当的,早有眼色地为风贵妃取来了厚衣衫披着,以抗御夜里的寒凉。
风柔的身上暖了些,心情也更好了些,之前与元幼祺的置气也渐渐被她丢在了脑后。她于是一时兴起,命侍女泡了热茶、取了新鲜点心来,她要借着这初秋的夜色,赏星观月。
据说,昔日的顾蘅入宫之后也喜欢常常于晴朗的月夜坐在园中观景。
风柔从前没做过这样的风雅事,今日难得起了心思,竟意外地觉得,这样的事,似乎也不像她过去以为的那样,那般的……矫情。
人面对着墨蓝寥远的星空,面对着那一轮明月,显得格外的渺小。而世间之事,在这样的清静只闻虫鸣的谧夜中,又显得那般的无所谓。
恩恩怨怨,爱恨情仇,甚至生生死死,在这些星子与明月的眼中,是怎样的呢?
风柔因着自己突生的痴问题而哑然失笑。
星子、明月若有知,也会觉得,这世间纷争的众人,很可笑吧?
百年之后,一黄土,生前的在意,身后的名声,又算得了什么呢?
醍醐灌顶一般,风柔恍然有所悟。
她猛地想到了什么,吩咐贴身侍女道:“去把偏殿博古架后面暗柜里的那几幅卷轴取来。”
贴身侍女领命去了,很快便带着几幅卷轴折回。
风柔展开了其中的一幅。
借着皎洁的月光,她看到了那幅卷轴的内容
烟雨朦胧,断桥之上,一名身形提拔的女子,撑着一柄竹伞孑然而立。她背对着画面,看那姿态,应是凝望着远处的孤山。
整幅画画风朴质,绝称不上致,但其中包含着作画人的感情,已将江南水韵,以及那淡淡的落寞描摹得清清楚楚。
风柔不是第一次观这幅画。自从得到了这幅画,她不知在灯下看过几遍,其中的细节她亦是清楚的。
可哪怕再清楚,在这清凉的月夜,重新看到这幅画,那种孤寂的感觉还是透过纸面直扑而来。
风柔幽幽地默叹一口气。
为那画中的景,亦为了此刻自己的心境。
突有脚步声由远而近。
风柔微惊,忙将画轴迅速卷起,却已经被来者看到了。
她身边的侍女看到来者,忙欠身行礼。
来者亦极守礼数地朝侍女回了半礼,接着又向风柔行礼道:“微臣见过娘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