帝始终都没有接她手中的参汤是真,然而,她没想到、更不清楚服用参汤的禁忌也是真。她不禁有些懊恼,后悔怎么就没稍稍钻研一番医理?或者懂些旁门左道也成,彼时,也能像那日皇帝病重的时候入宫的元凌真人和她那个残废师侄,叫道什么来着?
那又残又哑又难看的姑子,听说还摸皇帝的脸来着!
韦臻把嘴唇咬得泛白:莫说摸脸了,就是皇帝的手,她几乎都没机会碰过。
这么漂亮英俊的人儿,凭什么被那腌姑子碰!
韦臻心底里极不平衡起来。
元幼祺始终不动声色地盯着韦臻的脸。韦臻不善伪装,她的心思都写在脸上。
韦臻的心里存着不知对什么人的怨怼,甚至可说是怨毒至深。元幼祺很快捕捉到了她内心的想法,心里的戒备更甚,适时开口道:“安妃?”
韦臻闻得这一声,惊然回神,方意识到自己失态了,慌忙告了罪,将手中的参汤碗放下,道:“那么陛下是否要问一问连大人,陛下的龙体可适合饮参汤呢?”
元幼祺盯着她,似要透过她的脸,看清她的心。
韦臻不惯于被她这样盯着看,面颊上微微发烫,不自在地垂下头去。
元幼祺暗自冷笑,脸上平静如故,下巴略抬,吩咐唐喜道:“去请连大人来。”
唐喜侍立在一旁,听到了帝妃二人的对话,更察觉到了皇帝的心意,遂领旨去了。
他很快便折了回来:“连大人暂不在太医院中,要不,奴婢去请别的大人来?”
元幼祺暗自挑眉,心道唐喜果然机灵,却摇头道:“朕只信连卿。无妨,等他来了再看不急。”
她说着“只信”的时候,目光仍落在韦臻的身上,却没发现韦臻有何异样,不由得怪异,她不信韦臻会有那么深的城府。
韦臻却浑然不觉皇帝的想法,她一门心思地想达到自己的目的,连襄没来,她自觉无事,就在这里等着连襄,又能陪着皇帝,不是一举两得的好事吗?
侍女奉上茶来,元幼祺咂了两口,又命人“给安妃奉茶”。
韦臻顿觉骨头大轻,一颗心再次蠢蠢欲动起来。
元幼祺借着低头饮茶的当儿,使劲儿皱了皱眉,才压下了心中的反感。
她放下茶盏,向韦臻道:“母后这两日身子不大爽利,朕又病着,生怕再把病气沾染给母后,不敢去寿康宫请安……”
说着,语气中透出幽幽的憾意来。
说起来,元幼祺对韦臻的性子也算把握得当。果然,韦臻听了这话,登时生出“替君王分忧”的心思来,殷殷道:“臣妾今日还未去太后那里问安。陛下若是不嫌弃臣妾愚笨,臣妾愿替陛下代请太后安!”
这是光顾着熬参汤,寿康宫都没功夫去呢!元幼祺明白她的意思,言语间却也不含糊
“你有心了!这是替朕尽孝道的事,朕岂会不愿?”
她说着,看了看时辰,为难道:“只是母后习惯巳时正小睡,这个时辰……”
韦臻不是纯然的傻子,立时明白她意指再耽搁一会儿,怕是太后就要小睡了。于是,也顾不得再等待连襄来确认参汤是否犯冲,起身道:“那么臣妾此刻便去给太后问安!”
元幼祺含笑点点头,道:“劳烦你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