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设置:
关灯 护眼
笔趣阁 > 南洋崛起 > 第111章 星洲棉兰两地通

第111章 星洲棉兰两地通

最开始接到许士的汇报,袁木是不同意的,袁木的想法是只要巩固兰沙一线的安全就行,至于清扫亚齐山区的问题不急在一时,龙涎有一年时间,肯定可以成长起来,到时候就不需要龙影的老兄弟直接上一线。

但架不住徐茂和唐沐等人的劝说,即便袁木不同意这个方案,许士也不会老老实实的在兰沙附近活动,就许士的性格,他必定会深入亚齐山区,没有后勤支撑,这些老兄弟的风险反而会更大。

最后,袁木才加强了对许士的支援,同时也将石油勘探、开采的进度加快。因此,当天下午,第一批支援就赶到了兰沙。

当然,这与在新加坡的轻步兵营营长魏长武的汇报也有很大的关系。三连连长叶星河衣锦还乡的工作产生的效果远超预期,很多在新加坡的华人对棉兰产生强烈的兴趣,大量的华人向刘沛的临时市政厅申请移民棉兰。

出访舰队经过深入研究讨论之后,考虑到新加坡的华人数量比棉兰基地的人口还要多,而且地处整个南洋的枢纽喉舌,战略地位及其重要,最后决定将出访的行程推迟,先以稳定巩固新加坡的事情为第一要务,先将新加坡打造成南洋战略要地再说。

两地电报沟通了几次,袁木也认同舰队制定的方案,督促第一师的整编加快进度,计划一个星期之内派出一个团驻守新加坡。而且这个团的炮兵连在火力上进行了加强,全部配置63式107毫米火箭炮。

另外,出访舰队离开的时候将为新加坡的留守部队配置*艇、登陆舰、高速客艇各一艘,异应付新加坡的突发状况。

不急着出访大清国,暂时驻扎在新加坡的人员已经充足,因此,舰队将两艘高速客艇全部腾出来,加上一艘*艇、两艘登陆舰,开始了第一次返航。这一次返航带回了第一批新加坡移民,共计1500人。

当然,第一时间享受到这种待遇的人,几乎全部是叶星河三连的家属,这些人差不多是全家出动,全部登上返航的高速客艇。

这些人的离开不仅没有影响三连衣锦还乡的效果,反而将影响进一步的扩大。他们成为第一批移民登船的消息散出去之后,登船那天,码头附近相送观看的人数超过万人,要不是轻步兵营和舰队一早就决定在码头武装维持秩序,指不定会闹出什么乱子。

最吸引新加坡华人的一点不是对棉兰的好奇,而是兰芳的一项非常苛严的规定,十六岁以下,无论男女,必须进入学校接受义务教育,学校不仅不收取学杂费,学校的住宿和一日三餐都是免费的。

望子成龙是每一个华人都期待的,但是,对于普通人家而言,读书是一件很奢侈的事情,迫于生活的压力,很少有人能为孩子创造读书机会,面临这样的机会,没人愿意错过。

新加坡临时市政厅(原总督府),每天都有华人在那里排队,想市政厅申请移民资格。要不是兰芳国防军占领新加坡第一时间召见陈、蔡、佘三家主事之人,严格规定新加坡不许再存在社团和“卖猪仔”的行为,一经发现,必定会严厉打击,否则,很多华人会通过社团偷渡过去。

勿拉湾港口,移民工作组接待了第一批新加坡华人,并将移民安排在棉兰的“新移民学习营”学习兰芳的相关法规制度。

移民的接待工作,对于移民工作组来说还是轻车熟路,但负责移民的牧原却不满足于现状。他找到袁木和徐茂,提出组建“兰芳移民管理局”的申请,将移民工作组的工作正规化和系统化。

在他的申请报告里,兰芳移民管理局隶属兰芳共和国的警察部管理,其主要职责是:拟订移民政策并组织实施移民工作,负责出入境管理、口岸证件查验和边民往来管理,负责外国人长短期居留管理,负责兰芳公民国籍和出入境服务管理,负责非法移民的逮捕和遣返管理,承担移民领域的国际合作等事务。

兰芳移民管理局下设办公室(人事处)、政策法规处、移民申请处、检验检疫处、移民安置处、稽查行动处、计划财务处、出入境管理处等多个部门。

负责兰芳内部事务的徐茂看了牧原的申请报告之后,对移民工作正规化表示认同,和袁木商量之后,立即批复了“兰芳移民管理局”的成立。相应的,原来还在筹备的“兰芳警察部”也一并成立,牧原任警察部部长,孙鑫任警察部副部长兼移民管理局局长。

同时,批复移民管理局派出刘驰元带一个工作组前往新加坡,负责协助刘沛组建新加坡警察局和新加坡移民管理处,在新加坡开展检验检疫、信息登记、国籍管理、公民安置等工作。

这样一来,兰芳就将新加坡彻底纳入国土管理范围,新加坡和棉兰之间的来往就变成了国内内部交往,持有兰芳共和国临时居民证的华人将可以自由往返棉兰和新加坡两地,彻底打通两地的交往壁障。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