笔趣阁

设置:
关灯 护眼
笔趣阁 > 南洋崛起 > 第148章 宝山特别行政区

第148章 宝山特别行政区

“仅仅是移民而已,你们完全可以在上海这里设置招工点,很简单就能解决这个问题,何必大费周章?据我所知,鹰酱就是这样做的,他们在清朝招收大量移民前往美洲大陆开荒建设。”曾国荃问。

胡书达解释说:“第一,我不忍心看着同胞继续忍饥挨饿,能多招收就尽量多招收,而且我们对移民数量没有上限,越多越好;第二,我希望能帮助你们建立一个能媲美西方那样的工业基础,以至于有能力自己应对洋人的威胁。”

“越多越好?”

“我们身处南洋

,土地辽阔,华人数量太少,很难控制这么多地方,非我族类其心必异,我们对其他种族的人并不放心,只有多多从内地吸收移民。”胡书达解释着原因,“据我所知,内地土地兼并不断加剧,佃农故土难离、忍气吞声,过着糠菜半年粮的生活,流民背井离乡、流落异地,城市工业落后,吸收流民的能力很差,地方社会秩序紊乱,民变峰起。”

对于国情的民情,曾国荃是非常清楚,不说其他地方,两江地区的流民就非常多,不是沦为乞丐和娼妓,就是结伙为盗、占山为匪,成为社会的赘瘤,剿之不尽,危祸一方。

关于土地兼并问题,他同样清楚,自己就在湖南广置田产6000亩,无法,这个时代只有土地才是存身之本,曾家人多,别无他法,他也不得不如此。

能够有一个地方安置大量流民,曾国荃也是求之不得,至少地方稳定的隐患也将大大减少,即便不一起合作发财,仅流民一事,自己也得支持。

“没问题,我会大大支持。”曾国荃答应下来,并对邵友濂说:“小村,仰蘧,你们上海道也要极力的配合和支持胡部长的移民工作,尽可能的劝说那些无业游民移民,为自己谋取更多的生存空间。”

“是,总督大人,卑职一定尽心尽力操办。”邵友濂和龚照瑗拱手应承。

“多谢曾大人成全。”胡书达也拱手表示感谢。

“这都是小事,而且是分内之事,你我也能因此事获得好处,何乐而不为,并且也算救助灾民,此为大善。”曾国荃一点也不迂腐很是通情达理。

胡书达说:“既然曾大人如此为民考虑,我也不能亏待您。我们的第一个合作项目就是贸易合作,我建议各位大人共同出资成立一个股份公司,按照出资比例核定一个股份。我们将我们的商品在大清的销售权交给这个股份公司,你们请专门的人来经营管理,所获利润按照股份进行分配。”

“这没有问题。”曾国荃答应之后又好奇的问:“问题是经营什么样的货物?胡部长就能确信所经营只货物一定能够获利?”

“当然,我们说提供的货物在清朝绝对有市场,货物不但物美价廉,而且还有不少新奇之物,必定会成为众多官僚、地主、富商等高端人群喜爱之物。这样的生意,我想可以让你们成为一代富商,从而不再有后顾之忧。”胡书达回答。

曾国荃看了看邵友濂等人,毕竟他对兰芳还不是很了解,从客轮上所见之物来看,胡书达不像是说假话,希望能从邵友濂这些先与胡书达打交道的人那里获得一点信息。

从邵友濂等人欣喜的表情,曾国荃看出这大有可为,他开心的说:“好,我答应,等会我们私下确定这个什么股份公司的股份分配,同时我也在此承诺

,见者有份,大家既然知道这件事,利益均沾的道理,本督还是懂的。”

胡书达继续说:“清朝衰弱,另一个原因是工业基础太差,我们要大力发展工业。为了不受到外来因素的干扰,我建议兰芳和两江总督府一起合作,成立一个特别行政区。”

“何为特别行政区?”又听到一个新名词,曾国荃不耻下问。

胡书达知道解释得太复杂,这些人一定听不懂,他说:“为了对改革进行试验,成立一个独立的新区,该区实行特殊的社会制度,享受高度自治权,可以实行和大清帝国不一样的社会、经济、政治和文化制度。”

曾国荃脸色一变,严肃的说:“胡部长,这不就是租界吗?你们兰芳也想学西洋鬼子一样在上海成立租界?”

“曾大人还请稍安勿躁。”胡书达用手制止要发怒的曾国荃,说:“这个租界是两回事,第一,特别行政区不是一个独立的政治实体,只是大清帝国的一个行政单位,其法律地位相当于省或者是府、县,依旧是处于两江总督府的管辖范围之下。”

“第二,特别行政区可以拥有独立的立法权,但包括有关国防、外交,以及其他有关体现国家统一和领土完整的内容。”

“第三,特别行政区实行特殊的社会、经济、政治、文化制度。在法律方面,特别行政区不受大清帝国的刑法、民法限制,在行政方面,特别行政区享受独立的财政、经济贸易、货币金融、海运、文化教育和治安等方面管理权,在司法方面,享受司法终审权,找涉外方面,在维护大清帝国主权和领土统一的基础上面处理有关对外事务。”

曾国荃认真的听着胡书达的解释,似懂非懂,还需要进一步消化和了解,他问:“在上海?”

胡书达说:“最理想的地方是宝山,我们可以帮你们建设处一个滨海港口现代化城市,并建立发达的工业基地。”

(本章完)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
热门推荐